20xx秋鲁教版物理九上133测量电阻1内容摘要:
关,滑片向右移,两表的示数怎样变化。 若出现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是何原因。 第三次实验所测得的电阻值偏大,原因可能是什么。 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的 指针明显的偏转的原因是什么。 二、实验分析: 此实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这和研究电流与电 压、电阻间关系的两次实验的目的有何不同。 分析:第三次导体的温度高,电阻变大 分析:接入电阻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分析: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 分析:定值电阻断路 实验次序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 1) 2 ( 2) ( 3) 3 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 ,则被测电阻的阻值 应为 _________ 10 10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 R一定时, I和 U成正比。 三、巩固练习: 某同学用如图来做 “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 的实 验,电源电压为 6伏。 各元件完好,且电路连 接正确。 当他刚闭合开关 S时,发现电压表的 读数为 6伏,则其中的原因为。 V A Rx R0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小值处 实验次数 U/。20xx秋鲁教版物理九上133测量电阻1
相关推荐
+ U2 在并联电路中, I = I1 + I2, U = U1 = U2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 电阻串联或并联,总电阻是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 ( 1)电阻串联 演示 R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 重复前面的实验。 R R R 结论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在串联电路中,根据
三、欧姆定律计算 P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示数范围在 1A至 2A之间,电压表示数范围在 6V至 9V之间,则定值电阻 R的阻值及电源电压分别是: A. 3 Ω , 15V B. 6 Ω , 15V C. 3 Ω , 12V D. 6 Ω , 12V C 三、欧姆定律计算 , R1=5Ω,电流表的示数为 , R2 两端的电压是,求: 1)通过 R1的电流。 2) 通过 R2的电流。 3)
( 2)学习 ( 3)睡觉 背上新书包上学去,我是小学 一年级的学生,我的心情是( )。 ( 1) 高兴 ( 2)没感觉,无所谓 ( 3)不想去 1 放学了,一位阿姨说是妈妈的好朋友,来接你回家,你应该怎么办。 ( ) ( 1)跟着他走 ( 2)不能自己做决定,请班主任老师打电话给爸妈确认。 1 放学回家后,我应该先( ),再玩耍。 ( 1) 写作业 ( 2)睡觉 1 升国旗时,听到国歌声响起
5)电流表( 6)电压表( 7)导线 Page 5 5 根据你选择的元件画出电路图 Page 6 6 根据你画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Page 7 7 开始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到课本P56表格中 电压 U/V 1 2 3 R1电流 I1/A Page 8 8
值电阻 ,简称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各种电阻器 几种长 1米,横截面积 1平方毫米的金属线在 20摄氏度时的电阻值 导线 电阻 R/ Ω 银 铜 铝 铁 镍铬合金 小资料 猜猜看 ,有哪些因素影响电阻大小 让我考虑一会儿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⑴ 导体的长度对电阻的影响。 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2.⑵ 导体的横截
料 长 度 粗 细 问题与猜想 在猜想中电阻的大小可能和三个物理量有关,要研究电阻的大小可能和其中一个物理量是否有关时,要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设计实验 ——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分别接入相同长度、相同粗细的铜导线和铁导线 (1)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变量:材料 定量:长度、粗细、 导体材料 灯泡的亮度 电流表的示数 铜导线 亮 A 铁导线 暗 A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