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繁殖技术内容摘要:

半夏的繁殖技术 可种子繁殖,但种子发芽率不高,生产周期长,一般不采用。 1、块茎繁殖半夏栽培 23 年,可于每年 68、10月倒苗后控取地下块茎。 选横径粗 05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块茎作种用。 种茎拌以干湿适中的细砂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种。 以春栽为好,D 秋冬栽种产量低。 春栽,宜早不宜迟,气候温暖的江南,可于 12 月中旬,在整细耙平的畦面上开横沟条播。 按行距 1215厘米、株距 510 厘米,开沟宽 10 厘米、深 5 厘米左右,在每 l 条沟内交错排列两行,芽向上摆入沟内。 栽后,上面施 1 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火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 每亩用量 2000 公斤左右。 然后,将沟土提上覆盖,厚约 157 厘米。 每亩需种栽 100 公斤左右,适当密植半夏,苗势生长才均匀且产量高。 过密,幼苗生长纤弱,且除草困难;过稀,苗少草多,产量低。 覆土也要适中,过厚,出苗困难,将来珠芽虽大,但往往在土内形成,不易采摘;过薄,种茎则容易于缩而不能发芽。 栽后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始终要保持土壤湿润。 2珠芽繁殖半夏每个茎叶上长有 1 珠芽,数量充足,且回"发芽可靠,成熟期早,是主要的繁殖材料。 夏秋间,当老叶将要枯萎时,珠芽已成熟,即可采下繁殖。 按行株距 10米挖穴点播,每穴种 2,亦可在原地盖土繁殖,即每倒苗一 l 批,盖土 1 次,以不露珠芽力度。 同时施入适量的混合肥。 既可促进珠芽萌发生长,又能为母块茎增施肥料,一举两得,有利增产。 3、种子繁殖 2 年生以上半夏,从初夏至秋冬,能陆续开花结果。 当佛焰苞萎黄下垂时,采收种子,进行湿砂贮藏。 于翌年 34 月上旬,在苗床上按行距 5米,开浅沟条播,播后覆盖 1 厘米厚的细土,并盖草保温保湿,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 但出苗率较低,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无论采用哪一种繁殖方法,在播前都应浇 1 次透水,以利出苗。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