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6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5.07)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第 1 至 7 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第 8 至 10 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 5 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居里夫妇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明确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B贝克勒尔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镭(种新元素C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 存在质子D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x, 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当物体速度 2、是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A x/2 B( 1) x C x/4 D x/轮的滑块穿过水平的杆,小球 A、B 分别穿过竖直的杆并用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在一起, 用手分别托住 A、B,此时线和竖直夹角分别为 300和 600度,如图所示,调整两球位置,使其移开 双手后 A、B 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 两球的质量比(不计一切摩擦力)( ) B. 1:13C. : 1 D 无法判断4. 一辆汽车 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 100 m 距离时,速度增加了 10 m/s,则该汽车驶过第二个 100 m 时,速度的增加量是( )Am/s B10 m 3、/s D20 m/如图,一质量为 m 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 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 0知风对物 块的推力F 正比于 2S,其中 v 为风速、S 为物块迎风面积。 当风速 变为0好能推动用同一材 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 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 )A64m B8m C32m D4m来6. 碘 131 的半衰期约为 8 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 m 的碘 131,经过 32 天后,该药物中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A. B. m4 质量为 M 的槽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内有半径为 R 的光滑半圆形轨道,m 的小球从 A 点由静止释放,C 点为半圆轨道的最低点, 等高的点。 不计 4、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过程中,m、M 的机械能守恒、水平动量守恒Bm 从 A 点释放后运动的全过程中,m 的机械能守恒C当 m 首次从右向左到最低点 C 时,M 的速度达到最大Dm 释放后能到够达 B 点8. 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教At 1 Bt 3 Ct 2 Dt 49. 质量为 m 的小球 A 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 m 的静止小球 B 发生正碰,碰撞后,A 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 1/9,那么,小球 B 的速度可能是( ) 0 B. 4/9 0 5、C. 2/3 0 010. 一物体以初速度 1 s 内通过的位移为 m,第 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 m,又经过位移 减小为 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速度 .5 m/s B位移 体在 3s 末速度减为零 D加速度 a 的大小为 1 m/验题(5*3=15 分)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 的时间间隔为 T=中 2= 3= 4= 5= 6= A 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m/s,加速度的大小是_ (计算结果保留两 位有效数字)。 12.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 6、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b)中的_是力 2的合力 世昌的博客 ;_是力 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13 题 8 分、14 题 12 分、15 题 15 分;解题过程中要有原始方程,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结果,只写结果的不给分。 )13. 质量 m5.0 物块放在木板上,当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时,物 块恰能沿木板匀速下滑求:(0.6,g10 m/s 2)(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多大。 (2)当木板水平放置时 ,用水平 拉力使物块沿木板匀速滑动,给物块施加的力应多大。 14. 一物体在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最初 3s 和最后 3s 内所通过的位移分别为 :(1)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2)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的总时间和总位移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质量为 3体 A、 B 的质量为mA=别以 m/s 和 m/s 的速度大小,从小车的两端相向地滑到车上若它们在车上滑动时始终没有相碰, A、 B 两物体与车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1)小车的最终的速度;(2)小车至少多长答 案1 2 3 4 5 6 7 8 9 10D C B A A B C C (1)F (2) s 2 s vA vB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