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0吨酸奶发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性报告内容摘要:

由车间两侧明沟直接排出,经厂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到厂外 河流中。 加工车间给排水设施的维护 ( 1) 给排水设施要保持完好, 防止水质污染: 工厂所有管道都要有效防止虹吸和倒流现象, 各水龙头与容器之间都有空气隔断, 管道变动时必须验证是否有回流现象。 注意自来水阀门 不得埋于地上或被污水浸泡; ( 2)日常清洁消毒检查时,及时发现和预防由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倒流:管道堵、破裂、 突发性的大破坏、水泵失灵;发现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停止使用这种水,直到问题得到解 决; ( 3)车间使用的软水管颜色要浅,用后盘挂于墙上; ( 4)保持污水排水畅通,排水道内无垃圾、下脚 料、原料等杂物,并且按规定 (规定同地面 清洗消毒 )清洗消毒,清洁区和非清洁区污水分别排放,污水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网。 生产用水的检测 ( 1) 每年二次从工厂水龙头取自来水样品送市卫生防疫站进行全项目的检测,工厂收集并 保存好报告,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后方可投入生产。 要求检测标准按照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项目,规范性的官方水质检测报告。 ( 2)公司按如下要求对水进行抽样检测 ,对所有出水口进行循环检测; 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方法、频率。 化验室对加工用水进行常规项目检测,将检验结果记录入《生产用水检验记录》。 2 供电的要求 : ( 1) 食品厂的用电性质属三类负荷,一般采取单电源供电,但由于停电可能导致大量物料 变质,故供电不稳定的地区又有条件时,应采用双电源供电,或自备发电机组。 ( 2)为了减少电能损耗和改善供电的质量,厂内的变压所应接近负荷高度集中的部门。 3 用气量估算 蒸汽流量为: 247。 8 = t/h, 考虑到生产高峰用汽量一般为平均用汽量的 倍, 则蒸汽的供应能力应配置为: = t/h,由于低压锅炉的热效率相对较低, 一般为 85%,所以配置压力为 ,蒸发能力为 1t/h 的锅炉一台。 (三)生活设施和协作条件 工厂设有办公楼,便于职工休息办公。 由于厂址位于市郊,因此厂内建有职工宿舍,总 建筑面积 2500 ㎡,人均 10 ㎡,生活条件较为舒适。 宿舍临近食堂和生产车间,便于职工上 下班。 五、设计方案 (一)生产工艺流程 凝固型酸奶的生产工艺 辅料 (蔗糖等 ) 原 料 乳 粉 → 检 验 → 还 原 → 标 准 化 → 过 滤 → 预 热 (50 ℃ 60 ℃ ) → 均 质 () → 接种 → 杀菌 (90℃ 95℃ 、 5min10min 或 118℃ 120℃ 、 3s5s) → 冷却 (43℃ 45℃) → 接种 (接种量 2%5%) → 灌装 → 发酵 (42℃ 43℃ 、 ) → 冷却 → 冷藏后熟(2℃ 7℃) → 成品。 搅拌型酸奶的生产工艺 原料乳粉 → 检验 → 乳粉还原 (奶粉复原装置) 标准化 → 鲜奶暂储 → 原辅料混 → 配 (高速搅拌缸 ) 料液预热 → (板式杀菌机 ) → 料液均质 (高压均质机 ) → 巴氏杀菌 (管氏杀 菌机 ) → 料液保温杀菌 (保温杀菌管 ) → 料液冷却(板式热交换器 ) → 菌种投入 (酸奶发酵 罐 ) → 保温培养 (酸奶发酵罐 ) → 发酵 终止 (酸奶发酵罐 ) → 半成品冷却 → 暂存 → 无菌混 料 (半成品储罐) → 产品包装 (果料) → 成品冷储 (浅冷库房) (二) 工艺要点 ( 1)净乳温度 6570℃ , 杀菌温度 7275℃ ,均质压力 100 帕; ( 2)杀菌 温度 95℃ ,保温大于 10min; ( 3)培养温度 42℃ ,接种后搅拌 10 min; (4)静止培养 42℃ 43℃ 至滴定酸度 80 度终止发酵; (5)冷却至 1825℃ ,时间: 15~ 30s (6) 包装环境符合清洁作业区要 求 (空气落菌数 30 个 /15 min 大肠菌不得检出 ),包装机用热水及过氧乙酸杀菌。 注意: 杀菌过程中发酵设备的管道中残留有化学物质, 微生物或发酵设备管道中过热均 会影响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和酸乳产品的质量。 (三)车间布置与结构 车间布置 ( 1)由于车间要生产几种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酸奶,对设备进行平面布置时,充分考虑 专用 设备和通用设备,使能共用的设备尽量共用,并根据需要适当添加设备。 ( 2)设计排水沟尽量位于经常排污、排水设备的下面,保证车间排水通畅、每个排污口要 安装防鼠网。 ( 3)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墙壁之间均要留出适当的空隙,不但可以保证操作方便,而且便 于维修和清洗。 ( 4)由于酸奶产品的后发酵温度比较低,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在发酵培养之后的后发酵车 间温度控制在 2~ 6℃ ,以 4℃ 为好。 车间尽量密闭,内墙面设置隔热保温层,减少能耗。 ( 5)为便于运输以及减少劳动量,将发酵库和后发酵库构建在一起,包装车间经过 包装的 产品通过传送带直接传送到后发酵库。 ( 6)更衣室位于车间入口处,工人先更衣,经洗手、消毒后方能进入车间。 为保证产品质 量和车间卫生,工人进入车间必须保证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胶鞋等统一规范,开 始工作前有专人检查并记录。 2 锅炉房 从工厂卫生的角度考虑, 锅炉房应建在对生产车间影响最小的位置, 即厂区西北角, 其 满足以下要求: ( 1) 在该地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 2)靠近用汽负荷中心。 ( 3)有足够的煤和灰渣堆场。 锅炉房的具体建设方面,采取钢筋混凝土结构,门向外开;其与相临的建筑 物的间距应 符合防火和卫生标准,其必须在通风、采光、防潮等方面也要满足要求。 3 机修、配电车间 为适应生产扩大的需要, 留有适当的变电设施的土建余地。 分配电装置和启动控制设备 采取防水汽、防腐蚀措施。 机修车间设在与包装材料库的对面, 相隔一条马路, 与主要生产车间保持了适当的距离 , 使它既不相互影响,又联系方便。 在车间中还需要考虑一个小的机修间,主要作为设备小配 件、零星维修使用。 六.产品质量标准 ( 1) 感官指标 滋味和气味:具有发酵酸奶特有的香味和水果香味,无其他异味 组织状态:呈 均匀的胶态流体,无杂质和沉淀 色 泽: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 2) 理化指标 酸奶理化指标企业标准( 生产质量标准)与 GB1632( 1 乳酸菌饮料标准)及 GB2746 1999 中的要求如下: 调味酸牛奶标准对比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