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二轮复习(人教版新课标)压轴突破策略三步走之第二部分 物理如何拿满分《第4讲 拿下选考题 力争得满分》教师用书内容摘要:

1、拿下选考题力争得满分题型扫描选修 33【题型探秘】本考点的命题多集中分子动理论、估算分子数目和大小、热力学两大定律的应用、气体状态参量的意义及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综合,还有气体实验定律和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表示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图象等知识点上,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热学前面知识的考查往往在一题中容纳更多的知识点,把热学知识综合在一起;对后者的考查多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着重考查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近两年来热学考题中还涌现了许多对热现象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试题同时,本考点还可以与生活、生产的实际相联来考查热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应对策略】1 “模型法”:此类方法在估算分子的直径中 2、常常用到,具体的做法是:通常可以将分子视为立方体或球体,由宏观体积和分子个数,求出分子体积,进一步计算分子直径,计算中采用了近似计算的思想2气体压强的计算:通常要利用共点力的平衡知识来进行解题3 “能量守恒”法:物体内能的变化是通过做功与热传递来实现的,深刻理解功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才能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能量守恒来分析有关热学的问题【典例精析】图 1【例 1】 (2012江苏五校二模)(1)如图 1 所示,绝热汽缸水平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绝热活塞与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汽缸不漏气且不计汽缸内气体的分子势能由于外界天气变化,大气压强缓慢降低则下列 3、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缸内的气体对外做功,温度降低B汽缸内的气体对外做功,弹簧缩短C汽缸内的气体没有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不变汽缸内气体单位时间撞击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目增加图 2(2)一粗细均匀的 J 型玻璃管竖直放置,短臂端封闭,长臂端( 足够长)开口向上,短臂内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时管内各段长度如图 2 甲所示,密闭气体的温度为27 C,大气压强为 75 若沿长臂的管壁缓慢加入 5 的水银柱并与下方的水银合为一体,为使密闭气体保持原来的长度,应使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 在第问的情况下,再使玻璃管沿绕过 O 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180,稳定后密闭气体的长度为多少。 在图乙 4、所给的 pT 坐标系中画出以上两个过程中密闭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解析(1)对于系统,地面光滑,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弹力始终为零,故 B 错误;大气压强缓慢降低,气体压强减小,可知 D 错误,由气体状态方程可知,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而汽缸、活塞绝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 A 正确,C 错误;正确答案为 A.(2)已知 p1p 075 127327300 K,p 2p 05 0 由2320 K假设玻璃管旋转 180后短臂内无水银,水平管内水银柱长为 x,则有 80 p 3 10 10105x)(40x)S(1810 10x)S(38x)由 p 318(40x)(38 5、 x)解得 x8 假设成立则密闭气体的长度为(181010x)30 如上图所示答案(1)A(2)320 K 30 略点评(1)本题综合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状态方程及热力学第一定律(2)要注意审题:绝热汽缸、活塞的含义就是热传递为零(3)应用气体状态方程解题时,分析气体状态是关键选修 34【题型探秘】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部分: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看,试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但试题信息量大,一道题中考查多个概念、规律对机械振动的考查着重放在简谐运动的特征和振动图象上,同时也通过简谐运动的规律考查力学的主干知识对机械波的考查重点在波的形成过程、传播规律、波长和波动图象及波的多解上 6、光学部分:本考点分为光的传播和光的波动性以及光的粒子性三部分,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般是考查光线的方向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问题【应对策略】1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部分本专题在高考中命题率最高的是单摆的周期,波的图象,波速和波长频率关系的问题,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出现,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应对策略:(1)要将两种图象加以比较、区别及了解其之间的联系两种图象形式相似,但物理意义完全不同,只有深刻理解了它们的不同物理意义才可能对某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2)熟练掌握波速、波长、周期和频率的关系(3)培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周密思考问题的素质2光学部分近几年高考命题 7、率最高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折射率的计算、全反射现象的分析和计算,光学问题与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大气中的光现象联系也较多应对策略(1)明确介质折射率的大小关系,进而明确光线的偏折方向(2)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应注意全反射临界角条件的判定(3)注意理解折射过程中的几何关系,这往往是许多题目解决的关键【典例精析】图 3【例 2】 (2012湖南二模)(1) 如图 3 所示,在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 1 m 的 6 个质点 a、b、c、d 、e 、f 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 1 m/s 的水平速度向右传播此波在 t0 时刻到达质点 a,质点 a 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下振动,t 1 s 8、时质点 a 第一次到达最低点,则在 4 st5 s 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A质点 c 的加速度逐渐减小B质点 d 向下运动C质点 a 的速度逐渐减小D质点 f 还未开始振动图 4(2)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A30,斜边 AB束光线以 45的入射角从 的中点 M 射入棱镜,2如图 4 所示,试求:射出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 解析(1)光路如图所示设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r,由折射定律得:r30设折射光线与 交点为 D,由几何关系可知,在 D 点的入射角为: 60设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C,则 G1 C45因此,光在 D 点全反射,由几何关系得:0DBa2B 0联立解得 9、:C 边上离 B 点 a 的位置18答案(1) (2)见解析点评(1)明确振动和波的关系,会根据介质中某一质点的运动推导出波的图象,反之亦然(2)折射定律、全反射是光学考查的重点,几乎每年必考,要注意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画出光路图,不要漏掉光的传播方向选修 35【题型探秘】动量部分:本考点是高考的选考内容,题型全面,选择题主要考查动量的矢量性,辨析“动量和动能” 、 “冲量与功”的基本概念;常设置一个瞬间碰撞的情景,用动量定理求变力的冲量;或求出平均力;或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判定在碰撞后的各个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值;原子物理部分:本考点知识的特点是“点多面宽” , “考点分散” ,因此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 10、主要是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辨别方面进行,包括阅读理解部分;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在近三年高考试卷中几乎每年都考其中重点考查的有能级与光谱、核反应方程及规律、质能方程及核能、相关物理史,光子论等内容的题目;【应对策略】动量部分:1矢量法:本专题中的动量定理:Ftmv tm 量守恒定律: p1p 2,这些公式中的动量、冲量、力都是矢量,所以在列方程求解时,一定要正确确定各矢量的方向,许多考题思路并不复杂,但方向判断错误往往是导致解题失败的直接原因,很多试题对此都有刻意的体现2规律法:充分运用好规律,深刻理解并熟练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物体间相互碰撞问题,在使用前首先要判定相互碰撞的系统是否符合动量守 11、恒定律,这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其次,对于多次碰撞过程的动量守恒问题,一定要将复杂的过程转化为几个小过程,在每【典例精析】【例 3】 图 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B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CX 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来的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松散,原子核越不稳定(2)用能量为 15 光子照到某种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测得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氢原子的能级如图 5 所示,现有一群处于 n3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在辐射出的各种频率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率共有_种(3)2 1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发生 地震后爆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核安全问题引起世界关注福岛核电站属于轻水反应堆,即反应堆使用普通水作为减速剂,使快中子减速变成慢中子,便于被 U 俘获,发生可控制核裂变的链式反应23592若铀核 U 俘获一个慢中子,发生核裂变后产生了 写出核裂变23592 13954 9438方程若快中子的减速过程可视为快中子与普通水中 H 核发生对心正碰后减速上述碰1撞过程可简化为弹性碰撞,现假定某次碰撞前快中子速率为 核 H 核静止试通过1计算说明,此次碰撞后中子的速度变为多少。 (已知氢核质量和中子质量近似相等) 解析(1)考查了原子核及核反应的基本知识(2) 13、考查了光电效应理论及玻尔原子跃迁理论 逸 ,得 W 逸 E 5 2.5 1、2 1 及 3 2 三种,根据跃迁释放的能量可以判断出只有 3 1、2 1 两种情况下释放的能量大于逸出功(3)2 U n n;23592 10 13951 9435 10中子质量为 m,原来速度为 撞后速度为 子质量为 M,碰撞后速度为 由动量守恒得:M 量守恒得: 12 20 12 21 12 2得 v0,v 2 v0,m M 2m 与质子质量 M 近似相等,即 mM,则 1)B(2)2(3)2 U n n023592 10 13951 9435 10题型专练1 【选修 33】(2012河南郑州二模)(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C热量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2)如图 6 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汽缸竖直放置,通过绝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