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精品资料 功和能(高考真题+模拟新题)(有详解)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功和能机结构认识9 海南物理卷 一质量为 1 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 t0 时起,第 1 N 的水平外力作用,第 2 s 内受到同方向的 1 N 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 2 s 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第 1 s 内与第 2 s 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45【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 F得,第 1 s 内的加速度 m/ 2 s 内的加速度 m/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第 1 s 内的位移 m,第 1 s 末的速度 m/s,第 2 s 内的位移 .5 m,第 2 s 末的速度 m/s;由做功公式 W求 2、,第 1 s 内外力做功 J,第 2 s 内外力做功 ,选项 B 错误; 0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 W,选项 A 正确;第 2 s 末外力瞬时功率 2 2 s 94W,第 1 s 末外力瞬时功率 1 WP 2,选项 C 错误;由动能定理知,动能增加量之比等于合外力做功之比,所以 ,选项 D 正确154 江苏物理卷 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图 4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 B3 0 J D300 1 江苏物理卷 A【解析】 若一个鸡蛋大约 55 g,鸡蛋抛出的高度大约为 60 将一只鸡蛋抛出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对鸡蛋做的功等于鸡蛋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即W5 3、510 3 1060102 J,A 正确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动能 动能定理15课标全国卷 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解析】 所加恒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成锐角时,该力一直做正功,其动能一直增大,A 正确;当所加恒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时,物体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反向的匀加速运动,其动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B 正确;当所加恒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成钝角( 不等于 180)时,其动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 4、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D 正确;物体不可能出现动能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的情况,C 错误械能守恒定律16课标全国卷 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解析】 动员到达最低点前其高度一直降低,故重力势能始终减小,A 正确;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其弹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弹力做负功,弹 5、性势能增加,B 正确;蹦极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正确;重力势能的改变量 Eph,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而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无关,D 错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3北京卷 【答案】 (1)受力图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应满足 拉力大小 F(2)运动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 球的速度大小v 2 据牛顿第二定律 Tmg2,方向竖直向上1)福建卷 (2)福建卷 (3)福建卷 图 110图 110 为某种鱼饵自动投放器中的投饵管装置示意图,其下半部 一长为 2R 的竖直细管,上半部 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弧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 6、内有一原长为 R、下端固定的轻质弹簧投饵时,每次总将弹簧长度压缩到 锁定,在弹簧上端放置一粒鱼饵,解除锁定,弹簧可将鱼饵弹射出去设质量为 m 的鱼饵到达管口 C 时,对管壁的作用力恰好为零不计鱼饵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且锁定和解除锁定时,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1) 质量为 m 的鱼饵到达管口 C 时的速度大小 2) 弹簧压缩到 的弹性势能 3) 已知地面与水面相距 使该投饵管绕 的中轴线 90角的范围内来回缓慢转动,每次弹射时只放置一粒鱼饵,鱼饵的质量在 m 到 m 之间变化,且均能23落到水面持续投放足够长时间后,鱼饵能够落到水面的最大面积 S 是多少。 21( 7、1)福建卷 (2)福建卷 (3)2福建卷 【答案 】 (1)质量为 m 的鱼饵到在管口 C 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提供,则mgm 解得 )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鱼饵的机械能,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p R) 12 21由式解得3)不考虑因缓慢转动装置对鱼饵速度大小的影响,质量为 m 的鱼饵离开管口后做平抛运动,设经过 t 时间落到水面上,离 水平距离为 平抛运动规律有45R 2x1v 1tR由式解得 R 当鱼饵的质量为 m 时,设其到达管口 C 时速度大小为 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3R) v 23 12(23m) 2由式解得 m 的鱼饵落到水面上时,设离 水平距离为 23x2v 2tR由式解 8、得 R 鱼饵能够落到水面的最大面积 (x x ) 4 2 21 334验:探究动能定理21(1)福建卷 (2)福建卷 (3)福建卷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0图 110 为某种鱼饵自动投放器中的投饵管装置示意图,其下半部 一长为 2R 的竖直细管,上半部 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弧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内有一原长为 R、下端固定的轻质弹簧投饵时,每次总将弹簧长度压缩到 锁定,在弹簧上端放置一粒鱼饵,解除锁定,弹簧可将鱼饵弹射出去设质量为 m 的鱼饵到达管口 C 时,对管壁的作用力恰好为零不计鱼饵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且锁定和解除锁定时,均不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1) 9、 质量为 m 的鱼饵到达管口 C 时的速度大小 2) 弹簧压缩到 的弹性势能 3) 已知地面与水面相距 使该投饵管绕 的中轴线 90角的范围内来回缓慢转动,每次弹射时只放置一粒鱼饵,鱼饵的质量在 m 到 m 之间变化,且均能23落到水面持续投放足够长时间后,鱼饵能够落到水面的最大面积 S 是多少。 21(1)福建卷 (2)福建卷 (3)2福建卷 【答案 】 (1)质量为 m 的鱼饵到在管口 C 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提供,则mgm 解得 )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鱼饵的机械能,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p R) 12 21由式解得3)不考虑因缓慢转动装置对鱼饵速度大小的影响,质量为 m 的鱼饵 10、离开管口后做平抛运动,设经过 t 时间落到水面上,离 水平距离为 平抛运动规律有45R 2x1v 1tR由式解得 R 当鱼饵的质量为 m 时,设其到达管口 C 时速度大小为 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3R) v 23 12(23m) 2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式解得 m 的鱼饵落到水面上时,设离 水平距离为 23x2v 2tR由式解得 R 鱼饵能够落到水面的最大面积 (x x ) 4 2 21 334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4海南物理卷 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19 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 A 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 M,左端由跨过轻 11、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 m 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 B 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 t,用 d 表示A 点到导轨底端 C 点的距离, h 表示 A 与 C 的高度差,b 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 表示 A、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 B 点时的瞬时速度用 g 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将滑块自 A 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 A 运动至 B 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_,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_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与 s 的关系式为 11(2)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 A 点)下滑,测量相应的 s 与 t 值,结果如下表所示:1 2 3 4 5s/m 04ss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在图 110 的坐标纸中描出第 1 和第 5 个数据点;根据1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 k_10 4 m1 s2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2由测得的 h、d、b、M 和 m 数值可以计算出 s 直线的斜率 将 k 和 行比较,1可认为此实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答案】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