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质点的直线运动(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内容摘要:
1、质点的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22012安徽卷 质量为 0.1 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 f,取 g10 m/s 2,求:(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f 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 422解析 (1)设弹性球第一次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图知 m/ m/s 2mgf故 fm(ga 1)(2)由图知弹性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m/s,设球第一次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m/上升过 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mgf得 2 m/s 2于是,有 0v 2、 2a 2h 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运动图象012山东卷 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 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前 3 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 2 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 3 s 内与最后 2 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 3 s 末至第 5 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16解析 从图象可以看出前 3 s 货物加速向上运动 ,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 A 对最后 2 s 加速度大小为 3 m/以 货物受除了受到重力还受到拉力,故 B 错前 3 s 和后 2 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都是 3 m/s,故 C 对第 3 s 末至第 3、 5 秒末货物匀速上升,除了受到重力,货物还受到拉力,拉力做正功,机械能不守恒,故 D 错追及与相遇问题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长度的测量 )21)2012山东卷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50 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和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s,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物块减速运动 4、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a_m/s 2,若用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g 为重力加速度 ),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_(填“偏大”或“偏小”) 21(1) 答案 6 7(或 76)偏大解析 匀加速阶段相邻相等 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个定值,x 12x 34 x 45x 34 x 45x 67x 56 x 89x 89x 910x 910x 1011,所以物块在 6、7 间某时刻开始减速m/s ,按照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取 m/x 12x 56x 233aT 2,解得 am/s 2,故 v6v 5aTm/s.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m/s 2块除了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还受到纸带 的摩擦力,由 f 5、 ,所以用 计算物 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得到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大72012课标全国卷 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 所示图(a)所示读数为_ (b)所示读数为 _ 测金属板的厚度为 _ (a)图 (b)图 722答案 析 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读数固定刻度可动刻度(a)所示读数为 (b)所示读数为 测金属板的厚度 为 直线运动综合12012福建六校联考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 2 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 5 s 内的位移是 18 m,则()A物体在 2 s 末的速度是 6、20 m/体在第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6 m/体在第 2 s 内的位移是 20 体在 5 s 内的位移是 50 解析 设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为 g,由自由下落在第 5 s 内的位移是 18 m,可得 18 m,其中 s,t 55 s,解得 g4 m/ s 末的速度是 v28 12 25 12 24m/s,选项 A 错误;物体在 4 s 末的速度 v416 m/s,在 5 秒末的速度 v520 m/s,物体在第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18 m/s,选项 B 错误;物体在前 2 s 内的位8 m,物体在第 1 s 内的位移是 2 m,物体在第 2 s 内的位移是 8 m2 12 2 12 2 7、1m6 m,选项 C 错误;物体在 5 s 内的位移是 50 m,选项 D 正确12 2522012北师大附中模拟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 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 B 接收,从 B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 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超声波的速度为 v 声 2声波的速度为 v 声 2体的平均速度为 v2(x1)2体的平均速度为 v2(x1)D 解析 小盒子 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后,经过 间到达被测12物体并被 8、反射折回,再经过 到小盒子 B,该过程中,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 2以超12声波的速度为 v 声 ,选项 A 正确;从小盒子 B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 次2过 (t 0)时间到达被测物体并被反射折回,再经过 (t 0)回到小12 12盒子 B,该过程中,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 2以,超声波的速度为 v 声 ,选项2误;被测物体在 刻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在 (t 0)即 ( 刻第二12 12 12次接收到超声波,该过程中被测物体发生的位移为 x2x 1,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v ,故选项 C 错误,D 正确 12(x1)2012洛阳模拟如图所示, t0 时,质量为 0.5 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 A 9、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 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 ,最后停在 C 点每隔 2 s 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 g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t/s 0 2 4 6v/(ms1 ) 0 8 12 8At3 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 B 点t10 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 C 点C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12 m/、B 间的距离大于 B、C 间的距离3B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看出,物体在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4 m/入水平面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t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 B 点,选项 A 错误,t10 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 C 点,选项 10、 B 正确;物体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大于 12 m/s,选项 C 错误;由于物体在 A、B 间运动时间为 ts,在 B、C 间运动时间为 ts,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所以 A、B 间的距离小于 B、C 间的距离,选项 D 错误42012保定模拟 A、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A、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t4 s 时,A、B 两物体相遇C在相遇前,t4 s 时 A、B 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相遇前,A、B 两物体的最远距离为 20 D解析 A、B 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 A、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选项 A 错误;t4 s 时,A、 11、B 两物体速度大小相同,相距最远,选项 B 错误,选项 C 正确;在相遇前,A、B 两物体最远距离为(15 5) 4 m20 m,选项 D 正确1252012安徽省名校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水平面与斜面由光滑的小圆弧相连,一光滑小球甲从倾角 30 的斜面上高 h5 A 点由静止释放,同时小球乙自 C 点以初速度水平面向右运动,甲释放后经过 t1 s 在水平面上刚好与乙相碰不考虑小球甲经过B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已知 C 点与斜面底端 B 处的距离 L3.8 m,小球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乙的初速度 g 取 10 m/4 m/s 解析 设小球甲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 动时间为 动到 B 处到与小球乙相碰所用时间为 a15 m/s 2由 得 0.2 12 21 4tt 10.8 s,v 1a 1 m/g 2 m/s 2小球甲、乙相遇时满足:v 0t v 1,代入数据解得:v 04 m/s.12。单元 质点的直线运动(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相关推荐
1、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限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两个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A2F B4F C8F D16图 1 所示,A 和 B 两行星绕同一恒星 C 做圆周运动,旋转 方向相同,A 行星的周期为 B 行星的周期为 一时刻两行星相距最近,则()A经过 2 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B经过 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过
1、动能和动能定理(限时:30 分钟)一、选择题1某人用手将一质量为 1 物体由静止向上提升 1 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 2 m/g 取 10 m/ )A手对物体做功 12 外力对物体做功 12 外力对物体做功 2 体克服重力做功 10 图 1 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轻绳悬挂于 O 点,小球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从平衡位 置 P 点缓慢地移到 Q 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1、专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限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如图 1 所示,两个横截面分别为圆形和正方形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两个电子分别以相同的速度分别飞入两个磁场区域,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进入圆形磁场的电子初速度方向对准圆心,进入正方形磁场的电子初速度方向垂直于边界,从中点进入则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图 1A两电子在两磁场中运动时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3江苏)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及时发现,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如图10 所示M 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 生变化,导致 S 两端电压 U 增大,装置发生警报,此时10AR M 变大,且 R 越大,U 增大越明显BR M 变大,且 R 越小,U 增大越明显 CR M 变小,且 R 越大,U 增大越明显DR M
1、串并联电路焦耳定律(限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某实物投影机有 10 个相同的强光灯 10(“24 V200 W”)和 10 个相同的指示灯 10(“220 V2 W”),将其连接在 220 V 的交流电源上,电路如图 1 所示,若工作一段时间后 丝烧断,则()图 1AX 1 的功率减小,L 1 的功率增大BX 1 的功率增大,L 1 的功率增大CX 2 的功率增大
1、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光的传播37)2012山东卷 如图所示,一玻璃球体的半径为 R,O 为球心,直径来自 B 点的光线 M 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 一光线 好在 N 点发生全反射已知0 ,求:玻璃的折射率球心 O 到 距离37(2) 解析 设光线 M 点的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r,由几何知识可知, i30,r60 ,根据折射定律得n 3光线 好在 N 点发生全反射,则临界角 1N 的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