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短文改错解题技巧内容摘要:

高中英语短文改错解题技巧 时刻保持巅峰状态,力争做第一。 - 1 改 错 技 巧“短文改错 ”题是各类考 试中的一个重要题型。 尽管该题难度不大,但仍有一些同学在做此类题目时不得要领,因而得分甚少。 本文结合高考试题(出处被略去),对“ 短文改错”题中的常见错误加以分析,从中找出命题者设置错误的规律并介绍一些解题技巧。 一、 “短文改错”题中的常见错误类型 (一) 名词方面的错误 名词方面的错误多指名词单复数形式的误用,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错误,名词所有格中“s”的误置等。 例如: 1. He no 2. In is 3. . ve to of 4. . on s . (二) 动词方面的错误 动词错误在短文改错中所占比重最大,它所涉及的错误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错误;易混动词的用法错误;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错误;动词的非谓语形式,以及动词的句型搭配错误等。 在改错题中,动词方面的考查比例较大。 例如: 1. up . 2. I to me a 3. is at of a 4. Ill my at (三) 形容词、副词方面的错误 这类错误多指误用形容词修饰形容词,误用副词修饰名词,误用形容词修饰动词,误用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以及误用带副词与不带副词等,特别注意根据上下文该用比较级而未用的“暗中比较”。 例如: 1. 2. me . 3. . 4. it is in is . 5. I 6. to be in 时刻保持巅峰状态,力争做第一。 - 2 -(四) 连词方面的错误 短文改错中出现连词就要判断连词用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句子意思;连接的是词还是句子,是否符合逻辑关系。 此外如果是平行结构就要注意前后时态、语态、词性一致问题平行结构常借助与并列连词 as ,与 用,与 用等。 1. It to So it to 2. I 3. My is a so 4. to 5. to (五) 代词方面的错误 这类错误主要包括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的误用,关系代词、连接代词的误用,代词主格与代词宾格的误用,代词单数与代词复数的误用,各个不定代词之间的误用,反身代词与代词宾格之间的误用,代词的指代错误,定语从句中多用代词等。 1. . of to 2. a of to my I a . 3. If he of in he to as a go 4. we to be a . 5. I to me . 6. in is 7. in is (六) 介词方面的错误 这类错误多指漏掉介词、多用介词或介词与其他词语搭配的错误等。 例如: 1. to . 2. He a 3. as an . 4. . he no to . 5. On a 6. 7. My a to 时刻保持巅峰状态,力争做第一。 - 3 -(七) 冠词方面的错误 这类错误多指 a(n)与 误用,a 与 误用。 有时也表现为: 单数可数名词前面该用冠词的地方缺少冠词,不该用冠词的地方多了冠词。 例如: 1. a to in 784. 2. is at be . 3. if he of ., he go to 4. so we of to a (八) 时态、语态方面的错误 这类错误主要为现在时态与过去时态、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误用。 做题时,应注意把握文中动词时态的呼应规律,注意把握诸个并列动词的时态、语态的呼应规律。 例如: 1. We in a B&B 2. a to a 3. We a on “Were .” 4. is is to 5. Ill my to at (九) 主谓一致方面的错误 这类错误主要指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形式的错误。 因此做题时,要注意谓语动词的形式要和句子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例如: 1. “I to 2. if he or 3. 4. m . (十) 短语、句型固定搭配错误主要考查介词与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固定搭配;副词、动词的固定搭配;及物动词后多介词或副词以及不及物动词后少介词,英语中的一些固定句型与习惯搭配等。 1. My me to my a 固定搭配,意思是“ 写日记”In my he in To s 固定搭配3. I to a 此题考查 功能,+ + to 固定结构。 二、解题技巧 要想做好“短文改错”题,不妨试试分成“四步走” ,遵循“四原则” ,实施“四查法”。 具体做法如下: 时刻保持巅峰状态,力争做第一。 - 4 -(一) 分成“四步走”1.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注意语篇结构和行文逻辑。 不能在不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逐字逐行地进行修改。 2. 先易后难,缩小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可以先把文中明显的错误找出来改正,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仔细分析判断,将注意力集中在较难的句子上。 3. 把握句意,逐行判断。 可依据“动词形,名词数,注意形和副;非谓动词细辨别,习惯用法要记住;句子结构多分析,逻辑错误须关注”的口诀行事。 4. 再次通读,复查验证。 把大部分错误改正之后,如果还有拿不准的地方,就应再次通读全文,并利用语感来做最后的判断。 纵观近几年的“短文改错”题,正确的地方只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