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三市 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经济)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升C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D朝廷藉此强化财富思想2(2016珠海期末监测26) 明成祖时,徽商或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 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 这说明A富商大贾难成革新的力量 B功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C海禁松弛仍有诸多的限制 D重农抑商的观念根深蒂固3(2016珠海期末监测28) 茶叶原产地是中国,开始作为奢侈品引入英国,一个世纪后,茶叶成为英国人必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甚至引发了北美独立战争,乃至鸦片战争。 这说明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世界贸易迅猛发展C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D茶叶贸易引发社会变革4. (2016肇庆期末质检2 4、好转 B人地之争矛盾日益突出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 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失效6(2016深圳一调24)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7(2016韶关一调25)两宋时期,田宅交易十分活跃,在人们的实践与政府的积极规范下田宅典卖逐渐制度化。 南宋初年,政府规定田宅典卖者纳税印契,均价每亩约五贯,税率约 8%,一次就征收到四千万贯。 这种现象间接造成A土地兼并的缓解 B自耕农的衰退C中央财政收入大增 D商品经济繁荣8.(2016韶关一调27)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 5、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 ;江苏南浔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商品流通突破了狭隘的地方市场C商业繁荣促进工商业市镇兴起 D海禁政策松动促进海外贸易发达9.(2016汕头期末质检27)唐代中叶以前,人们讲地理、论食货必首推关中地区的情况;明末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篇幅上华北、江南地区居多,浙江、广东、四川、湖广次之。 这种变化集中反映了A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B关中地区经济的衰落C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 D进步思潮影响力扩大10(2016清远期末质检26)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 6、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下列有关该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稳定 C所分配之土地不准买卖,只准使用 D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11(2016茂名期末模考25) 明隆庆元年(1567 年)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钱以上者,银钱兼收。 ”这反映了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C白银取得合法货币地位 D重农抑商并没有得到实施12.(2016惠州三调25)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 “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 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 20 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 23 岁才开 8、016潮州期末质检27) 素菜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成为一个菜系,则是在汉代以后。 齐民要术中有素食专辑,宋代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素食专著。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发展滞后 B新的思想因素 C专制统治干涉 D商品经济推动二、非选择题1.(2016广州期末模拟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街市制开始形成, “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 在宋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 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 9、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 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 200 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 2000 万贯。 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 、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 、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类似于有价证券) 、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 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材料二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实业组织的发展。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根据材料一 10、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10 分)表现: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海外贸易繁荣,商品交易量大;信用票据的出现和大量使用。 (6 分)背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交通、科技的发展。 (4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与 16 世纪欧洲“商业革命”的影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15 分)不同影响:宋代“商业革命”促进了农耕文明的繁荣,但没有促进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欧洲“商业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 (8 分)原因:宋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阻碍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欧洲: 12、6、17 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材料二 英国资本主义形成时,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圈地运动。 光荣革命前后,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兼并消灭其它竞争者,以独霸市场。 同时,初步创立了雇用经理和服务性质的企业,以立法的方式来防止欺诈、惩办假冒、监守自盗,形成了保险公司、现代有限公司、邮政等,修筑了付费公路,出现了报纸刊物等等。 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 所以,1689 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认为明朝商 13、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10 分)(1)理由:商业资本运作缺乏经济效益;道德义务超过商业利益;商业缺乏法律保障;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等。 (答对 3 点给 6 分)影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未能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4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 16 至 17 世纪中英两国商业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差异的原因。 (12 分)(2)差异原因: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政策仍以重农抑商为核心;儒家传统观念固化,社会缺乏私有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6 分)英国。广东省十三市 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经济) 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