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4.1油脂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内容摘要:
2、官能团的结构、结构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突出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思想。 同时,本节又是烃的衍生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即从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发展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高分子。 为学习合成高分子作好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酯的结构和性质,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经过高一一年及对有机中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及比较学习能力。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让学生通过对酯的结构和性质的复习,引入对油脂的结构和性质的类比思考,激发 3、学生的探究热情。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的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油脂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水解和皂化反应)(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 5、的汽油、柴油是否为同类化合物?思考交流1什么是高级脂肪酸。 2硬、软脂酸与油酸的烃基是否饱和。 3简述不饱和烃基的化学性质。 4甘油(丙三醇)的结构简式如何表示。 5什么是酯。 6酯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同学间交流、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程度。 为“油脂”的学习作铺垫。 总结结合学生的回答,将上述问题作解答。 聆听,思考,提问。 油脂的结构类比指出引导学生对比酯和油脂的定义 对比、思考、领会。 加深对油脂的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展示与酯的结构对比,思考、理解。 加深对酯的组成与结构及与油脂的关系的理解。 油脂的分类阅读归纳指导学生归纳 阅读课本后归纳。 培养学生自学归纳能力。 油脂的物理性质实验探究设问 8、。 总结思考、理解。 练习展示“课堂练习” ,指导学生解答。 思考解答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作业1课本 题 3、42网上搜索“表面活性剂” “种类” “使用” ,写一篇介绍性小短文。 七、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A煤油 B润滑油 C凡士林 D牛油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油脂不属于酯类 B油脂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C油脂的氢化又叫油脂的硬化 D油脂属于混合物3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 B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过程C硬水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D油脂的水解反应称皂化反应4基本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反应液使红色石 10、 能完全皂化,又知对该油脂 1000g 进行催化加氢时,消耗 12推断 1油脂平均含 C=C 为多少 答案】1D 2A 3D 4D 5D 6D 7C 829. 4教学设计的特点1、本教学设计运用新旧知识对比的方式对油脂的性质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 2、本教学设计补充肥皂制取的实验,体现新课标的自主探究精神。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学生掌握酯的性质的基础上学习,通过对比酯的性质学习油脂的性质效果较好,但应注意油脂结构中的特点。 开展探究实验“肥皂的制取”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很好掌握油脂水解的反应特点。 本实验在课堂上进行比较费时,改在课外作为家庭小实验,并上交实验报告,既可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又可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4.1油脂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相关推荐
小鸟等。 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 (蔷薇或草 —— 蚜虫 —— 瓢虫 —— 小鸟;落叶 —— 蚯蚓 —— 小鸟;蔷薇 —— 毛毛虫 —— 小鸟) 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小鸟等。 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 (蔷薇或草 —— 蚜虫 —— 瓢虫 —— 小鸟;落叶 —— 蚯蚓 —— 小鸟;蔷薇 —— 毛毛虫 —— 小鸟) 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 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4、2)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按烃基种类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按是否含苯环分:1)代烃中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2)一氯代烷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是:随着碳原子数(式量)增加,其熔、沸点和密度也增大.(沸点和熔点大于相应的烃)(3)氯代物等部分卤代烃外,溴乙烷相似.(1)课堂练习:试写出
4、,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遇 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或甲酸酯基,再结合分子式可确定只有 A 项符合要求。 答案: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导 学 号 06050784A氯乙烷与 液共热,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 液检验 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少量浓溴水可观察到白色三溴苯酚沉淀C苯和溴用铁做催化剂生成溴苯D向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中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检验葡萄糖的生成解析:A 项应加入
吃, 瓢虫被小鸟吃;狮子吃狼吃狐狸吃小白兔吃小草;小鸟吃瓢虫吃蚜虫吃蔷薇。 ”生物 之间的食物关系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讨论发现,我们可以用简易的箭头符号 “ ”或其它符号表示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但箭头符号是最简便,最明显的方法。 箭头表示吃什么,箭尾表示被什么吃。 通过学生的 统计,生成简化,会惊奇的发现原本比较繁琐的文字一下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自然就过渡到, “它看起来像什么呢。 ”“链条
2、羧基。 O O 分子式:C 2 结构简式:COH 官能团:C基) 二、乙酸的物理性质师:乙酸又叫醋酸和冰醋酸。 为什么叫冰醋酸。 指导实验观察乙酸的颜色、状态、气味,观察冰醋酸。 并看书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生: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易溶于水和乙醇。 熔点: 沸点:设 问 北方的冬天,气温低于 0,保存在试剂瓶内的乙酸凝结成冰状。 如何能安全地将乙酸从试剂瓶中取出。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