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 13.4《实验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教案设计内容摘要:
2、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轴线上。 暗)测出 n 条亮(或暗)条纹中心间的距离 a,则相邻两条亮(或暗)条纹间的距离光源 滤光片 单缝 双缝 遮光筒 屏图实 1图实 2最新海量高中、)例题例 1.(1)如图实 2 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_、_、_、遮光筒、光屏。 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或_的方法。 (2)如果将灯泡换成激光光源,该实验照样可以完成,这时可以去掉的部件是 (填数字代号) ;(3)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 1 条亮纹,读下手轮的读数如图实 3 所示。 继续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 10 3、条亮纹,读下手轮的读数如图实4 所示。 则:条纹的间距是 (4)如果已经量得双缝的间距是 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是 900则待测光的波长是 m (取三位有效数字)。 第(1)问是考查基本常识。 滤光片、单缝、双缝。 第(2)问则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深化。 滤光片是为了产生单色光,单缝是为了产生相同频率的光射向双缝,双缝将一束单色光分为两束频率相同的相干光束,它们的设置都是为了满足干涉的条件。 而激光本身已经具备很好的相干性,所以这两个部件的设置就都没有必要了。 第(3)问考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第一个是 第二个是 它们的差值是 中间跨越了 101 = 9 个条纹间距,所以条纹间距是 第(4)考本实验的原理(七)果 4、两条狭缝间的距离增加一倍,光的波长减半,则相邻两暗条纹间的距离是原来的( ) 图实 3 图实 4最新海量高中、黄光得到一个干涉图样,若要使其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变宽,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光源发出的光更强一些 察光的干涉现象,还能使实验成功的是( )白炽灯做光源在屏上出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用红色和绿色玻璃片各挡住一条缝,则屏上会出现( ) B. 绿色干涉条纹 C. 红绿相间的干涉条纹 屏上得到相邻的明条纹的距离分别为 x 1和 x 2,则( )A. x 1x d 减小,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 x 1增大D. 若双缝间距离 d 减小,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 x 1不变6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实 5 所 5、示,红光通过单缝 S 后,投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 2与单缝 S 的距离相等,光通过双缝后在与双缝平行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减小两条狭缝 2之间的距离,条纹间距将增大B若只减小两条狭缝与屏之间的距离,条纹间距将增大C若只在两条狭缝与屏之间插入一块与屏平行的平板玻璃砖,条纹间距将增大D若只把用红光照射改为用绿光照射, 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涉屏白炽灯 滤光片 单缝 双缝 遮光筒 屏图实 6最新海量高中、知双缝间距d= 缝到屏的距离 L=700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一亮条纹的中心对齐,并将该条纹记为第一亮条纹,其示数如图实 6、7 所示,此时的示数为 后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五亮条纹的中心对齐,测出第五亮条纹与第一亮条纹的中心线间距离为 以上数据可求得该红光的波长为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定光波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实 8 所示。 使用的双缝间距为 验时,首先调节 和 的中心使之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 和 竖直且互相平行。 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通过测微目镜(与螺旋测微器原理相似,手轮转动一周,分划板前进或后退 察第一条亮纹的位置如左图所示,第五条亮纹位置如右图所示,测出双缝与屏的距离为 待测光的波长 = 、双缝 B、白光光源 C、单缝 D 和透红光的滤光片 E 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 9 8、。 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 1 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 2 所示。 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 6 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 3 中手轮上的示数_得相邻亮纹的间距 x 为_已知双缝间距 d 为 0得双缝到屏的距离 l 为 计算式 =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5)一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A增大单缝和双缝之间的距离B增大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参考答案:1. C 2. B 3. 4. D 6 A 7. 8. 7106.缝屏;单缝屏;双缝屏;0E D B 单缝和双缝间距 50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0 2 (5) B。(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 13.4《实验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教案设计
相关推荐
、研讨方法: 怎样比较三杯水的多少呢。 各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巧妙。 ③ 、学生汇报: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 ④ 、指导探究:你们想的方法行吗。 需要亲自动手试个性修改 一试。 谁来说说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⑤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 ⑥ 、汇报验证方法及结果(结果如有不同,找原因) ⑦ 、评价:同学们,你们真有一股科学家那样的钻研劲儿,想到了这么多办法
生分析 在 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 三 年级的学生对 多少 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 多少 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 体积 的知识,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 水的多少 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我们可以在 “熟悉 ”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 时 老师 随意的将一杯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中
的猜 2 号杯水多,有的猜 3号杯水多。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答案。 原因出在哪。 学生会总结出杯子不同,水位不同。 (板书:杯子不同 水位不同) 设计方案 哪种猜想正确呢。 能不能想个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经过认真地讨论分析后会设计出多种方案。 如:用相同的杯子量;分别倒入一个大杯子画刻度;称重量;同样的杯子比杯 数;用注射器抽;打孔比谁先流完等。 汇报方案
2、不多 (播放视频)一、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光离开直线路径绕过障碍物阴影里去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现象。 2、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 3、物理意义:光的衍射现象证明光是一种波。 二、单缝衍射条纹的特征1、中央亮纹宽而亮2、两侧条纹具有对称性,亮纹较窄、较暗单缝衍射规律:1、波长一定时,单缝窄的中央条纹宽,各条纹间距大2、单缝不变时
又能直接看出是多少水的简便工具呢。 (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把你设计的这个简单的工具画出来吧。 (学生积极动脑设计、画图,让画好的同学把图帖到黑板上) ( 5) 请看我们的作品,把杯子和刻度组合在一起,确实很方便,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 老师想在同学们设计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请看,(出示量筒图)哪些地方做了改进。 ( 6) 是呀,同学们是把刻度尺上的刻度简单的加在了杯子上
方案。 如:用相同的杯子量;分别倒入一 个大杯子画刻度;称重量;同样的杯子比杯数;用注射器抽;打孔比谁先流完等。 汇报方案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测量的方法。 (板书:测量) 实验验证 教师准备好各种仪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进行实验验证。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如:倒水时不要洒了、选择适当的材料、合理分工,不要把水弄混了等。 在学生弄清了实验注意的问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