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内容摘要:

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摘要:数学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显现出了很多问题。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问题;措施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与“学” 的脱节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的过程,如果这两个方面相互脱节 ,形成不了互动,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由于课堂教学仅有短短的 40 分钟,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很多教师也尝试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 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导致学生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意义。 无论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 它们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没有把“教”与“学” 相结合,没有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这样当然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于受年龄限制,小学生对自身的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弱 ,枯燥的学习很难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集中。 而在现在很多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就是一支粉笔加一根教鞭上完整堂课,教学方法毫无新意,这种课堂当然很难吸引活泼好动的小学生。 何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现在的小学数学知识却缺乏实际运用的机会,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仅仅是用来应付考试的 ,没有机会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得学生往往觉得学习数学知识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从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索然。 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措施 教”与“学” 结合起来,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或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达到良好的互动,进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材施教 学生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实施教学活动。 例如 ,有的学生比较擅长计算类的题目,教师就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树立信心,当然还要针对一些学生的弱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以弥补弱项。 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大到航天科技,小到买菜做饭,都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例如,笔者在讲授“ 百分数”的内容时,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比较难以理解,于是在上课之前就收集了很多带有百分数的实物资料 ,通过这种实物对照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的内容,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教师还应该针对一些课本知识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例如,在讲到“ 圆” 的时候,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做一些手工劳动: 找一些圆形的实物,根据这些实物来学习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点;把自己画出来的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从而进一步了解圆的特性,这时候学生就会发现一些圆心、直径、半径等知识。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际操作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一些过于抽象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候如果能够应用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 ,就能够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化。 总之,小学数学教起来很容易,但是要想教好这门课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多实践,力图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以便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 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吕世虎 走进课改实验区M. 北 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浦阳第一小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