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t课件(3)内容摘要:
1、课内讲练 1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调配问题 【典例 1 】 甲、乙两桶内共有水 48 k g , 如果甲桶给乙桶 加水,使乙桶的水增加一倍,然后乙桶又给甲桶加水,为甲桶剩余水的一倍,此时两桶内的水质量相等 问:甲、乙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水。 【点拨】 (1) 调配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 常采用列表法: (2 ) 等量关系:甲桶最后剩余的水乙桶最后剩余的水 【解析】 设乙桶原来有水 x ( , 则甲桶原来有水 (48 x ) 得 2 (48 x x ) 2 x (48 x x ) , 解得 x 18. 48 x 30. 【 答案 】 乙桶原来有水 1 8 k g , 甲桶原来有水 3 0 k g 2、【跟踪练习 1 】 已知七年级 (1 ) 班有 27 名同学在甲处劳动 ,(2 ) 班有 19 名同学在乙处劳动现在另调 20 名同 学来支援两个班,使在甲处的学生人数为在乙处的学生人数的 2 倍 , 那么应往甲、乙两处各派多少名学生。 【解析】 设应往甲处派 x 名学生 , 则派往乙处 ( 2 0 x ) 名学生根据题意 , 得 27 x 2 1 9 (2 0 x ) , 解得 x 1 7 . 20 x 3. 【答案】 应往甲处派 17 名学生 , 往乙处派 3 名学生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工程问题 【典例 2 】 一件工 作,甲单独完成需 10 天 , 乙单独完成需12 天 , 丙单独 3、完成需 15 天现甲、丙先做 2 天 , 再由丙单独做 1 天后 , 乙、丙合做 , 问: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 【点拨】 (1 )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2) 工程问题应注意: 工程类应用题的工作量并不是具体数量时 , 往往把工作总量看做 “ 1 ” ; 工作总量看做 1 时 , 工作 效率1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1工作效率. (3) 本题的等量关系:甲、丙先做 2 天的工作量丙单独做 1天的工作量乙、丙合做 x 天的工作量 1. 【解析】 设乙、丙合做还需要 x 天才能完成 , 根据题意 , 得110115 2 115 1 112115x 1 , 解得 x 4. 【答案】 乙、丙合做 4、还需要 4 天才能完成 【跟踪练习 2 】 一项工程 , 甲单独做需 20 天完成 , 乙单独做需 30 天完成若先由甲单独做 8 天 , 再由乙单独做 3天 , 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做 , 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 【解析】 设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做 , 还需要 x 天才能完成 , 根据题意 , 得820330120130x 1 , 解得 x 6. 【答案】 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做 , 还需要 6 天才能完成 【典例 3 】 整理一批图书 , 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做要花 60 h , 现先由一部分人整理 1 h , 随后增加 15 人和他们一起又整理了2 h , 恰好完成整理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 5、率相同 , 那么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多少人。 【点拨】 (1 ) 本题主要考查对 “ 各部分工作量之和全部工作量 ”的理解 (2) 注意:工程问题中的总工作量常常看做单位 “ 1 ” 【解析】 设先 安排整理的人员有 x 人 , 根据题意 , 得 ( x 15 )60 1 , 解得 x 10. 【答案】 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 10 人 【跟踪练习 3 】 某车间分配给甲、乙两人加工 400 个零件的任务 , 甲与乙一起加工了 4 h , 乙有事走了 , 剩下的由甲单独又加工了 6 h 才完成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少加工 2 个零件 ,求甲、乙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解析】 设乙每小时加工 x 个零件 , 则甲每小时加工 ( x 2) 个零件根据题意 , 得 4 x 4( x 2) 6( x 2) 400 , 解得 x 30. x 2 28. 【答案】 甲、乙每小时分别加工 28 个 , 30 个零件 名师指津 1 解工程问题时 , 把工作量看成 “ 1 ” 是常用方法 2 调配问题往往要借助列表法理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t课件(3)
相关推荐
族 56 枝花,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个在草原上生活的民族,大家看看这两张图片,他们是哪两 个民族呢。 (藏族、蒙古族 )。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草原放歌。 二、 讲授新课: ( 1).问:谈谈你心中的藏族与蒙古族 分别从地理位置、服饰与音乐三方面对比两个民族,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这两个民族的音乐。 ( 2)藏族 , 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
通风系统因巷道贯通、初采初放、过地质构造、工作面缩短延长等特殊工作需要调整通风系统时,通风科制定相应的《通风安全技术措 施》,并停止区内的一切作业,每次调风后必须对全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并将结果报矿总工程师。 10 1通风科每季度绘制一次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矿井通风系统图必须标明巷道的风流、风向、风量、及通风设施。 1机电科加强主要通风机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音乐课上接触过《四季-春》 、《茉莉花》,但尚未有把前后知识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和能力。 经过教师轻轻地点拨与引导,他们不仅复习了 旧知识,并且由这些旧知识串联在一起,生成了新的音乐知识体系。 意大利音乐 作品片段欣赏,既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又激发他们学习意大利音乐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认真地思考。 实际上,美声唱法的学习以及二声部合唱不是一节课便能解决的
唱歌曲《中国娃》 教 学 内 容 听:《嘎子嘎》 唱:《中国娃》 重 点 难 点 装饰音的正确运用:下滑音、波音 学唱《中国娃》 教 学 过 程 欣赏《嘎子嘎》 f) 交流《小兵张嘎》的故事,了解张嘎的个性。 g) 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 h) 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i) 跟音乐哼唱歌词,练习说唱部分。 j) 用简单道具扮演张嘎,随音乐模拟与日本鬼子周旋的情景。 k)
第一部分: A、听第一段音乐,感受旋律的起伏。 B、朗诵歌词,体会意境 C、唱一唱:这么优美的曲调我们应该来唱一唱,你可以选择完整跟唱,也可以选择分句学唱,比一比谁先学会。 (学生操作自学歌曲) D、跟着音乐唱一唱。 教师总结:这一乐段描绘了黄河两岸人民的和平生活。 音乐是波浪起伏形的,既表现了黄河奔腾叫啸的威力,又展现了一幅人民生活、劳作的画面,音乐深切动人。 第二部分: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