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1内容摘要:
同一导体的量,解电路时这样“下标配套”是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的好措施。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例题,阅读时注意领会课文在解题之前对问题的分析,理清解题思路和步骤。 请哪位同学说说例题的解题步骤。 (学生会根据课文的分析答:“先求出 R R2串联 的总电阻,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 教师:回答出了解题的主要步骤。 有一点请大家注意,课文分析中首先提出的是“画出电路图”,这个解题的准备步骤很重要,根据题意画出电路结构图,并把已知量的符号 (包括下标 )、数据和待求量的符号标在图上,使题意在图上一目了然,便于我们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的联系,迅速理清解题思路。 这个技能大家在解题时要注意练习,学到手。 例题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先从与已知量 (R R2)相关的规律 (R=R1+R2)出发,解出与待求量 (电路电流 )相关的未知量 (R),然后再用与待求量相关的规律求 出待求量。 简单说就是从已知分析到待求。 板书:分析问题的思路:已知→待求 这种思路对解答较简单的问题是简捷有效的。 分析问题也可 以沿着相反的思路进行,即从与待求量 (I)相关的规律 (I=U/ R)出发,沿着“为求得待求量 I,已知 U,需求未知量 R,而 R与规律 R=R1+R2相联系, R R2已知,故I可求。 简单说,就是从待求分析到已知。 这思路可用下面的图式表示。 板书:待求→已知 [来源 :] 在分析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这种分析思路容易找准分析方向,可以形象地叫做“跟踪追击”,从未知跟踪到已知。 三、小结 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电学的两类规律,初步接触到了等效替代法和整体、部分综合分析法。 请大家在复习和练习中注意领会上述内容,并用以去解答课本“想想议议”中提出的问题 (其内容是:“猜猜看, 把电阻 R R R„ Rn串联起来,它们的总电阻是多少。 你能够用推导的方法来证明你的猜想吗。 ” ),希望能有同学找到不止一种证明方法。 四、布置作业 (1)一根铜线和一根镍铬合金线,长短粗细都相同,把它们串联在电路里,哪根导线上 的电压大。 哪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1
相关推荐
反比 . 典型例题精析 题型Ⅰ 面向全体 双基巩固 例 1 如图 1233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时,则 ( ) ,电压表示数变小 ,电压表示数变大 ,电压表示数不变 ,电压表示数不变 分析:首先要明确两表测量对象 .在本题中, R R2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 测电路总电压,当电源电压不变时,电压表 的示数不变,电流表测的是干路上的电流, I=I1+I2,由于并联电路中 U1=U2=U
中注重挖掘”两纲”教育的内容,使之自然结合到物理课堂教学中。 六.教学流程 : (一)情景引入 展示图片中的用电器 设问 1: 通过 第七章 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总和是守恒的 ,这些家用电器 不会无缘无故地自动 工作 的,那么 驱动这些家用电器的能量来自何处。 导入新课 电 路中的电能 是怎样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的。 (二)电功 在学习机械能的时候
(二) 进行新课 一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知道小灯泡的电功率呢。 二 进行猜想: 猜想: 1. 可以根据生产厂家在灯泡上的铭牌直接读出 2. 可以用电能表和秒表由 P=W/t 间接求出电功率。 (若学生猜想出此方法,立即给于鼓励并用多媒体展示给大家这种测量方法,若没有思考出,则作为课后习题) 3. 可以用电流表,电压表,根据 P=UI 间接求出电功率。 (过渡)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 2)检 查无误后,闭合开关 S,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 3)其出三次 R的值,求出 R的平均值。 电压 U( V) 电流 I( A) 电阻 R( ) 1 2 [来源 :] 3 实验记录表格 待测电阻 R的平均值 [来源 :Z。 xx。 ] ( 1)连接电路时提
把电源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后,电路 中才会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能发光。 (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绝缘体。 观察:一段导线,看看电线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电线的外皮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说一说这样做的道理。 ( 3)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①指导同学看课本中 1137图。 ②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实例。 (
电线的金属丝等 .所以,好的导 体和绝缘体都是良好 的电工材料 . 注意 正确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导体和绝缘体是根据导电能力来区分的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仅仅在于“容易”和“不容易 ”导电,而决不能理解为“能”和“不能”导电,这是由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变为导体的,例如用白炽 灯中的玻璃柱嵌的两根导线(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