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spss进行问卷效度和信度分析内容摘要:

如何使用spss进行问卷效度和信度分析 如何使用 件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 如果一个问卷设计出来无法有效地考察问卷中所涉及的各个因素,那么我们为调查问卷所作的抽样、调查、分析、结论等一系列的工作也就白做了。 那么,我们如何来检验设计好的调查问卷是否有效呢。 信度分析是评价调查问卷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的分析方法。 二、信度分析的提出及分析方法 信度,又叫可靠性,是指问卷的可信程度。 它主要表现检验结果的一贯性、一致性、再现性和稳定性。 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其结果应该始终保持不变才可信 1。 例如,我们用一把尺子测量一张桌子 的高度,今天测量得高度与明天测量的高度不同,那么我们就会对这把尺子产生怀疑。 因此,一张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应该具有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调查问卷的评价体系是以量表形式来体现的,编制的合理性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可用性和可信性。 问卷的信度分析包括内在信度分析和外在信度分析。 内在信度重在考察一组评价项目是否测量同一个概念,这些项目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 一致性程度越高,评价项目就越有意义,其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就越强。 外在信度是指在不同时间对同批被调查者实施重复调查时,评价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 如果两次评价结果相关性较 强,说明项目的概念和内容是清晰的,因而评价的结果是可信的。 信度分析的方法有多种,有 度和分半信度等,都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信度系数,再对信度系数进行分析 2。 目前最常用的是 度系数法,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考虑量表的内在信度 项目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 通常认为,信度系数应该在 0 1 之间,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 上,表示量表的信度很好;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 间,表示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 间,表示量表有些项目需要修订;如果量表的 信度系数在 下,表示量表有些项目需要抛弃。 我们可以通过目前比较流行的 件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一个调查问卷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利用 件进行信度分析 下面就以兵团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毕业生追踪调查 3中电大教学效果评价(毕业生用)这一调查量表进行分析。 量表见下图。 (一)对量表进行纬度划分,将量表分为知识、能力、业绩三个纬度。 其中,第 1 4题划分到知识纬度,第 5 12 题划分到能力纬度;第 13 15 题划分到业绩纬度。 通过每一纬 度的 数来考察每一项得分间的一致性。 1、打开 件,调入 930 条记录的数据文件,进入 界面。 2、在知识纬度中,对项目( 1)专业知识的掌握;( 2)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3)知识面的拓宽;( 4)专业水平的提高;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 单击 “分析 ”菜单中的 “尺度分析 ”,再在 “尺度分析 ”的子菜单中点击 “可靠性 ”分析,打开“可靠性分析 ”的主对话框。 在左侧的源变量框中选择上述四个项目所对应的变量 入到对话框右边的 “项目 ”中,作为分析变量,再在对话框下面的 “模型 ”中选择 “进行 度分析。 点击对话框中的 “统计量 ”按钮,打开相应的对话框,选择要输出的统计量、变量描述、方差分析,总结等。 在这个例题中为了看的清楚,我们用默认方式,即只输出样本个数、项目个数和信度系数。 点击 “继续 ”按钮,回到 “可靠性分析 ”的主对话框,勾选 “列出项目标签 ”,再单击 “确定 ”按钮,这样软件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四个项目的分析。 3、由分析结果 可知,量表中第 1 4 题之间的 度系数 为 见这四项的信度系数在 间,表明有些项目需要修订。 我们可以将 “知识面的拓宽 ”与 “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进行相关分析,再将 “知识面的拓宽 ”和 “专业水平的提高 ”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低,所以我们可以适当修改 “知识面的拓宽 ”这个项目,限定它的范围,提高它的精确程度。 (二)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对知识、能力这两个纬度进行内部一致性的分析,得出三个纬度的 数分别是: 此可见,第一个和第三个的信度系数均在 间,说明知识和业绩这两个纬度中有些项目描述不够精确,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修改。 能力纬度的信度系数在 间,说明信度可以接受,不需要进行修订。 (三)再利用上述方法对整个量表的所有项目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得出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 明量表的信度非常好,整体上不需要进行修改,每个项目都可以保留。 通过这一实例我们可以看出,用 件进行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分析非常方便,不仅能考察项目间的一致性,还能够检验出需要修改或删除的项目, 提高了调查问卷的质量。 (四)小结 利用 件进行 度分析,使我们的研究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科学有效地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减少了复杂繁琐的计算,方便了我们工作和研究,这样我们的调查问卷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综合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