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内容摘要:
定能被 2整除。 验证: 下面 哪些数是 2的倍数。 它们的个位上是几。 (可以使用计算器) 21 36 18 32 9 54 200 4 29 问: “ 刚才我们发现个位上是 0、 8的数就能被 2整除,那么不能被 2整除的数又有什么规律呢。 ” 生:不能被 2整除的数个位上都是 9。 问: “ 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几类呢。 ” 生:分成两类。 一类是能被 2整除的数;另一类是不能被 2整除的数。 师小结:我们将自然数按能否被 2整除分为两类: ( 1)能被 2整除的数 —— 偶数 ( 2)不能被 2整除的数 —— 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 0;最小 的奇数是 1。 问: “ 如果老师说,在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对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
相关推荐
( 2)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20 分钟 第三课时 ( 1)拓展延伸: 15 分钟。 ( 2)达标检测 :20 分钟。 ( 3)课堂小结: 5 分钟 B.想像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 好处: ( 2)每小组选择喜欢的一小节朗读,其他组认真倾听并说说自己在听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3)想象一下
可以怎样帮助他们。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进行具体的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
5+7) /15=12/15=4/5 方法二: 4/15+1/15+7/15=( 4+1+7) /15=12/15=4/5 引导全班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种方法,并作出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为什么。 学生交流,达成共识: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比较简便。 ( 3) 出示问题: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学生思考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板书: 12/1512/15 请学生试着计算。
3 )长方体有 6 个面, 12 条棱和 8 个顶点。 ( ) ( 4 )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 判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长方体: 正方体: 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丫”,错的画 “ X ) ( l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6 个面, 12 条棱和 8 个顶点。 ( )
多少。 (2)、板书学生的:(设想举 例) 体积 每排个数排数 排数 层数 4 4 1 1 8 4 2 1 24 4 3 2 (3)、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 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
,数形结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 从而为老师与 学生提 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 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抽象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