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九上第七单元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ppt课件1内容摘要:
的历史事件是 A.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巴黎公社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 这首唱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战歌 —— 《 国际歌 》 是为了纪念 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D B A 二、材料解析题 ( 8分) 1材料: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 —— 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 —— 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 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 请回答: ( 1)指出工业革命带来的“交通的极其便利”具体是指什么。 ( 2分) ( 2)资产阶级除了用商品低廉的价格来征服其他一切民族外,还有什么手段。 ( 2分) ( 3)有人认为欧美进行的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积极的,有人持相反的意见,你认为呢。 ( 4分) 兴修运河、平整马路、铺设铁路;发明了汽船、蒸汽机车;带来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战争手段、诡诈的外交手段 (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无论持哪种观点,只要理论正确即可) 消极说:欧美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开辟商品市场、掠夺工业原料,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准入中国的通行证。 一方面使中国丧失了部分领土、关税、司法、领海等主权,便利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掠夺,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积极说:工业革命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其工业品大量倾销,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落户中国,促使中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发展潮流,要求走资本主义道路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等新思潮的出现,它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4分) 三、简答题( 16分)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治天皇政府。华师大版历史九上第七单元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ppt课件1
相关推荐
、大雪纷飞的晚上,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载了 3000人来到门罗公园。 他们来自纽约和费城。 纽约 《 先驱报 》 于1880年初对这一非凡的景象进行了报道: “ 由于来客络绎不绝,一个容纳二、三十位技工工作的实验室已经停工一个星期了。 这些参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使这个方圆数英里的小镇堆满了形形色色的车辆 ——这当中有男、有女,有农民、技工,也有各种体力劳动者和孩子 — 与此同时,火车上又走下银行家
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 “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 —— 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 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 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 ” —— 德国士兵的日记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军第 6军团司令保卢斯率领残部向苏军投降 德军第 6军团被俘的部分军官
(建议阅读 P95— 96的小字部分内容) 要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 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政府和人民要艰苦奋斗。 归纳美国、欧盟、日本发展的共同原因 和平的环境。 科技的推动。 西方国家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选择题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在 ______。 A 20世纪 70年代初 B 20世纪 80年代初 C 20世纪 50年代初
英法西 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宗教和自然科学 动动脑:。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是 …… 文艺复兴艺术三杰 ……。 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 但丁 议一议: 通过欣赏 《 蒙娜丽莎 》 、 《 大卫 》 、 和 《 西斯廷圣母 》 ,你能说出它们各 自的艺术特色。 二、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航
破仑对俄战争失败,加速了帝国崩溃。 1814年,被放逐于意大利厄尔巴岛。 1815年,拿破仑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 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到大西洋圣赫勒拿岛。 1821年,病死于这座小岛上。 青年将军拿破仑像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共和国历二年热月九日( ), 罗伯斯比尔 、 圣鞠斯特 等人在国民公会会场上被捕。 第二天清晨,罗伯斯比尔等人未经审判便被送上了断头台。
亚历山大(前 336— 前 323年在位),马其顿国王,自幼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崇拜《伊利亚特》中的英雄阿溪里。 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师南下。 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翼,击败希腊联军。 两年后继位,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 经过十年鏖战,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亚历山大小传 亚历山大东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