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二课时内容摘要:

熟的黄豆,谓之 “香椿豆 ”,下酒很好;再或用整叶蘸面糊,油炸,谓之 “香椿鱼 ”,这是取其形而名,并无鱼的味道。 前后院十几户人家,先前还很有几户不吃香椿,认为那不过是树叶子。 而树叶子只有灾荒之年数米而炊时才不得已而食之的。 不久便被食椿的 景象同化了。 先是别人摘了,做好,请他尝,一尝不对口,因为毕竟是异香;再尝说 “不错 ”,佐以油盐,就真是普通的树叶子也能调出好味道的,何况香椿。 多尝几次便上了瘾,益发亲自上树采摘而食。 摘香椿的都是各户 “精英 ”,老弱妇幼们是上不得树的。 身大肉沉者也不宜上树,因为香椿树木质极脆,弄不好出了事故就很不值。 惯例是:谁家摘了,不独食,挨户送一些。 授者坦然,受者也坦然。 因为每一户都有摘的权利和送的义务,所以双方都不认为这 是一种惠赐或承情的事。 有了香椿的季节,是院子里和睦气氛最浓的季节。 可是,每季香椿只可采摘三四茬,入 夏以后再吃,就与别的树叶子无异了。 树且不大,十几户人家几十口人共食之,渐渐就不够供给了。 好吃的东西,又不用花钱,谁不想多吃几口呢。 今年又到了采摘香椿的季节。 王家老大摘了头茬,按例分送,无话。 摘过头茬的香椿,本该养它五七天,待新的一茬出齐后再搞。 并且每一次都不可摘净, “竭泽 而渔 ”的愚蠢是谁都明白的。 所以王家老大摘过后,树上依然有香椿。 不料第二天老二便上了树。 有人见了,仰头劝: “老二呀,你哥昨天才摘过,摘得太苦了 留神它不长了。 ”“没事,这还多着呢,长老了多可惜。 ”老二不听劝,仍自摘。 他哥哥也叫 : “咱家还 没吃完呢,你下来拿。 ”“那点儿。 不够。 是那谁她们家要 吃。 ”“那谁 ”指的是老二的未婚妻, “她们家 ”,自然就是老二未来的丈人家了。 小伙子要向姑娘献殷勤,便顾不得院里居民们沿袭已久的规矩了。 老大听兄弟如此说,没再吱声;劝的人讨个没趣,悻悻走开。 别人看见,当面不好说什么,关起门来也是颇有微词。 这种事,谁也不肯强出头。 再说,你就真去强出头也未必拦得住。 你就算拦住了,也就把王家老二得罪了,所以没人再劝再拦。 老二摘了不少香椿,用书包盛了,径 去送给 岳父家。 院里人们一片叶子也没分到手。 老二想的是:老大昨天才搞了,也给各户分过,所以,他认为没有必要再分再送。 凡事就怕坏了规矩。 越是那种约定俗成的 “不成文法 ”,就越具有不可轻易破坏的尊严。 你破坏它,它便报复你:或给破坏者以制裁,或它本身迅速瓦解,不再成为 “规矩 ”。 香椿一案,就走了后一条路。 人们无法制裁老二,便把一股愤懑不平之气倾泻在树上。 新叶初绽,未及长成,就有人迫不及待地上树采摘。 你上我也上,各户 “精英 ”在上面摘,各家老弱们在树下捡。 谁也不再恪守旧习,谁也不肯把自家摘的香椿再分送别人。 就是一时吃不了,也宁 肯去送给亲戚朋友同事同学,而不肯舍一片叶子给邻居。 多年以来维系邻里间和睦相处的好风气一夕之间便土崩瓦解。 没有爆发公开的冲突,龃龉却像瘟疫一样封闭了各家的门户。 关起门来,自家人议论张家的贪、李家的奸。 那一人摘、大家吃,授受无间、其乐也融融的气氛荡然无存了。 院里居民中也有 “有识之士 ”,目睹了这番情状,深恐为了一口吃而闹到人人不安宁。 怎么办。 谁也没犯法,治谁也不行。 既治不了人,那就治树吧。 树无情性,治了它也无妨。 于是悄悄采取了措施。 有识之士毕竟 “有识 ”,虽然治人无方,治树的措施却极高明。 只不数日,那棵风华正茂的 香椿树便日渐委顿,未及入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