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内容摘要:

曲 《吉祥三宝》。 ,与学生分角色演唱,解决角色声音处理问题。 教 学 过 程 ( 1)教师演父母,两个学生演父母。 ( 2)两个学生演父母,师演学生。 ( 3)全班分为三个组,分别演三个角色。 四、 拓展延伸。 萨克斯管独奏 《回家》。 师:《吉祥三宝》三个角色的演唱让我们看到家庭的温馨,刚刚播放的《回家》让同学们归心似箭地心情刻画出来,请同学们想一想,音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主奏乐器是什 么。 《回家》的主题音乐并慢速弹奏主题音乐旋律,生哼唱。 :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 将对爸妈的祝福写在纸上。 《回家》,请同学们再次感受家庭幸福、温馨的场景。 五、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唱了《吉祥三宝》,听赏了《回家》,真是说到自己的家,总有说不完的话。 在学校里,我们也共同拥有一个大家庭。 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要学会关爱家人,关爱他人,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家庭之爱吧。 教 学 建 议 教 学 反 思 仪征市新集小学音 乐 2020 ~ 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备课 三下 第二单元 悄悄话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奏:竖笛练习(二) 教学目标 1.手指的同时起落练习。 2.指导学生练习恰当的口风,做基本的发音练习,继续学习 高音 七个音。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1. 吹奏方法。 2. 掌握竖笛 “连奏 ”的方法并学会 6 高音 2七个 音 及组成的练习曲。 难点: 学生 能 吹出干净动听的音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八孔竖笛 教 学 过 程 主 备 复 备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 新课导入 1. 复习持笛姿势,教师逐个检查,纠正姿势(指腹平按、 轻触孔边)。 2.请学生 上台 来展示。 3.分小组讨论、练习吹奏的方法。 问题:什么样的声音最好听。 怎样能吹奏出好听的声音。 4. 分小组展示他们讨论的结果。 5.学生评议。 5高音 2五个音。 教师指出不足。 (1) 发 6 的时候闭 0孔及 2孔。 (2) 发 5音时,闭 0孔及 3孔注意抬指不要过高, (3) 发 3 音时,闭 0孔及 5孔注意抬指不要过高, 缓吹气。 ( 4) 发 2音时,闭 0孔及 6孔注意抬指不要过高,缓吹气。 ( 5) 发 1 音时,闭 0孔及 7 孔注意抬指不要过高,缓吹气。 教 学 过 程 ( 6) 高音 1音 闭 0孔及 2孔。 ( 7) 高音 2音 闭 2孔。 (要求 学生 能 吹出干净动听的音色 ) 三、体验感受 1. 出示练习谱 《萧》。 ,学生倾听。 ,注意二拍子的强弱 1=C 2/4 6 5 3 6 | 5 | 6 5 3 6 | 5 | 5 6 1 2 | 6 5 3 | 5 2 3 2 | 1 ||。 师吹谱,学生持笛无声地按指。 ,教师纠正学生错误。 四 、拓展延伸 1. 完整吹奏竖笛曲。 2. 找生三名学生上台合奏。 3. 评价。 五、课堂小结 ,增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吹奏 本课 练习 曲。 教 学 建 议 教 学 反 思 仪征市 新集小学音乐 2020 ~ 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备课 三下 第三单元 金孔雀轻轻地跳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授课时间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 唱 :《 金孔雀轻轻跳 》。 2. 动:歌表演《 金孔雀轻轻跳 》。 教学目标 1. 通过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使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的主题 —— 美丽的动物。 2. 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 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与风俗,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4. 通过 编创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 学 重、难点 能从音乐中感受小孔雀优美的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 学 过 程 主 备 复 备 一、组织教学 1. 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引导学生听音乐进教室,感受浓浓的音乐气氛。 二、猜谜导入 1. 猜谜语 师:同学们,在西双版纳的小河边走来了一只动物。 老师打一个谜语,小朋友来猜一 猜它是什么动物。 锦袍身上穿,花冠头上戴,尾巴象把扇,展开人人爱。 生答,师表扬,发奖品。 (贴孔雀的图) 师:你们喜欢孔雀吗。 知道孔雀的家乡在哪儿吗。 生说。 2. 欣赏傣族风土人情及孔雀舞蹈图片 师:同学们,孔雀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也是“孔雀之乡”。 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吉祥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民族舞蹈家杨丽萍曾将孔雀的动作编成舞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雀之灵》的图片。 教 学 过 程 三、感受体验 今天老师也给 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听听歌曲是怎样歌唱美丽可爱的小孔雀的。 问: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啊。 生:孔雀和傣族的小朋友在一起玩。 (发奖) (出示曲谱) ( 1)读歌词(读歌词时有学生不认识的生字给予及时讲解) 师:读了这首儿歌,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指出来老师帮助你解答。 生:老师,小卜少和小卜冒是什么意思呀。 师:小卜少代表的是傣族小女孩儿,小卜冒代表的是傣族小男孩儿。 师:老师喊小卜少,女孩子们就答应“哎”,老师喊小卜冒,男孩子们就答应“哎”。 师生配合。 师:你们今天 愿意做个快乐的小卜少小卜冒跟老师一起学唱这首傣家歌曲吗。 ( 2)请小朋友再完整地听一遍歌曲,可以随着音乐小声地哼唱或轻轻地做摇头、跺脚等动作。 ( 3)请大家跟着老师用 LA来哼唱旋律。 ( 4)老师现在要写出两句曲调,小朋友看看这两句有什么区别。 6 33| 12 2| 16 12| 2 - | 6 33| 12 2| 31 61| 1 - || ( 5)师教唱第一段歌词( 2遍),纠正曲中第四第五句的音准。 (范唱并用手势比较音的高低跳动) ( 6)完整演唱第一段,你能试试将第二段歌词填入唱一唱吗。 看看哪一句有困 难。 (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难点,共同解决) 师:让我们一起跟着美妙的音乐一起演唱这首《金孔雀轻轻跳》,老师做提示让孩子们唱得更有感情。 师:同学们想一想:孔雀的舞步是轻盈的还是沉重的呢。 生:孔雀的舞步是轻盈的,。 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更好听呢。 生 1:我认为应该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生 2:我认为应该用柔美的声音演唱。 师:请大家带着喜悦的心情用轻柔、亲切的声音再唱一遍歌曲。 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比刚才唱得还要好。 四、拓展延伸 师:可爱的小卜少小卜冒们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与美丽 吉祥的孔雀为伴,过着愉快的生活。 让我们也一起加入这快乐的民族,跟着音乐边唱边跳起来吧。 (播放歌曲) 师教几个傣族典型动作,生学。 ,一起随着音乐歌舞。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西双版纳风景优美,孔雀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因为傣族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环境保护得很好。 作为同学们应该怎么样来保护环境呢。 要保护环境,让动物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要爱护动物,不滥杀滥捕动物。 时间过得真快,就要下课拉,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说再见吧。 同学们随着音乐模仿小孔雀,翩翩起舞地离 开了教室。 教 学 建 议 本课可根据所教教学班情况。 (程度差的可以用两教时) 教 学 反 思 仪征市新集小学音乐 2020 ~ 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备课 三下 第三单元 金孔雀轻轻地跳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 唱: 《苗岭的早晨》 2. 唱、奏 : 《铃铛舞》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苗岭的早晨》,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声音学唱《铃铛舞》,抒发苗家儿童对生活的热爱。 教 学 重、难点 《苗岭的早晨》、《金扁担》的音乐风格 ⒉ 多种乐器奏《铃铛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 学 过 程 主 备 复 备 一、组织教学 1. 师钢琴弹奏《金孔雀轻轻跳》,生律动进教室。 2. 师生音乐问好。 二、 音乐欣赏《苗岭的早晨》 ⒈ 口笛 ⒉ 介绍乐曲 乐曲描绘了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苗岭的早晨》:独奏曲,乐曲以明朗清新 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美丽风光,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⒊ 分乐段听口笛《苗岭的早晨》 乐曲分为三段。 曲首以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 “ 飞歌 ” 旋律,描述了优美的苗家山寨风光,笛子运用花舌音等演奏手法,模拟百鸟在晨曦中清脆婉转的鸣唱。 第二段,在活跃跳动的乐队伴奏下,口笛奏出了欢快热烈的旋律;速度由慢渐快,此起彼伏,互相呼应,表现了青年男女热烈欢舞的场面。 第三段是短小的结尾,与第一段遥相呼应,再次重现苗族山寨的秀丽景色。 后陈钢将此曲改编 为小提琴协奏曲。 ⒋ 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 ⒌ 关于音色听音乐辨音色,用直线连一连 ⒍ 吹一吹 教 学 过 程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们,喜欢用树叶吹出动听的声音。 请你也在身边找一找能吹响的东西,试着吹一吹。 三、感受体验 师:刚才我们来到苗岭,这里风光非常优美。 下面,我们到苗族村寨去逛一逛吧。 (出示苗族芦笙节、人们边歌边舞画面) 师:苗族人民能歌善舞。 特别是节日或欢庆丰收的时候,人们聚集在山坡上、广场上吹起了芦笙,唱出了欢乐的歌,跳起了苗族舞蹈。 (出示苗族服饰图)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服装上是用什么做装饰的。 她们在舞蹈的时候这些装饰品挥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师:我们来学一学她们跳舞时身上铃铛发出的声音好吗。 :(出示卡片) 讲解 3/4含义 拍号:四三拍 每小节有三拍 强弱规律:强弱弱 ● ○ ○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3/4 XX X X│XX X X│X . X XX│X ― ― ‖ 3/4 XX X X│XX X о│XX X X │XX X о ‖ 学生欣赏画面,听教师介绍苗族风土人情。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问题) 金属,银子,铃铛 „ 2. 节奏练习: (1)学生用串铃进行节奏练习。 (2)在 “о” 处加上 “ 嗨 ” 练习。 师:姑娘们身上的铃铛声真好听。 听。 那边又传来了美妙的歌声。 : ( 1) 播放录音范唱 , 聆听歌曲范唱。 ( 2)有感情 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