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4选修三124波的衍射和干涉4内容摘要:
入射角( i)和反射角( i’ ):入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 i叫做入射角.反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 i’ 叫做反射角. 反射定律:入射线、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都跟入射波相同. • 波遇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总存在反射. 练习 1: 某人想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的回声 , 若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 那么它至少要离障碍物多远 ? 五、波的折射 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折射规律: 折射角( r):折射波的波线与两介质界面法线的夹角 r叫做折射角. 折射定律: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折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速度跟波在第二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21s i ns i nvvri折射波的频率、波速、波长与入射波的相等吗。 为何。 折射规律 c:折射波的波速 、 波长均发生 改变 a:入射波波线与折射波波线及 界面法。新课标人教版3-4选修三124波的衍射和干涉4
相关推荐
的子波到达界面处 B`点, A点发射的子波到达 A`点。 同种介质,波速不变。 i 39。 i i 39。 iA B a c b a` c` b` 由惠更斯原理, AB为波的一个波面 `` AABB ``` AABBAB ABBABA ``` ii `tvA` B` 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反射 特点: 波的频率不改变 波速和波长都发生了改变 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小孔 (或障碍物 )仿佛是一个新的波源 ,由它发出与原来同频率的波 (称子波 )在孔后传播 ,于是就出现了偏离直线传播的衍射现象 . ③ 当孔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十分突出 ,但由于衍射波的能量很弱 ,衍射现象不容易观察到 . 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 例 是 ( ) 石子 ,小石子对波的传播没有影响 . C 例 确的是 ( ) ,缝或孔 (障碍物 )越小 ,衍射现象越明显
并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 ,仅是衍射现象是否明显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 ,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 . 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 ,或跟波长相差不多 . ② 波传到小孔 (或障碍物 )时 ,小孔 (或障碍物 )仿佛是一个新的波源 ,由它发出与原来同频率的波 (称子波 )在孔后传播 ,于是就出现了偏离直线传播的衍射现象 . ③ 当孔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十分突出
、波的反射 波遇到障碍物会返回来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反射. 波的反射现象 1 波的反射现象 2 三、波的反射 反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 i’ 叫做 反射角。 入射角( i): 入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 i叫做 入射角。 反射角( i’): 波遇到障碍物会返回来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反射. i 39。 i法线 平面 经 t后, B点发射的子波到达界面处 B`点,
R2Rtu两种形式的波 N 界面 R I i 39。 irL 1) 反射线、入射线和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反射定律 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反射形成反射波,另一部分进入介质形成折射波。 2) 39。 i
所以波的传播是具有周期性的.因此,为了描述波的传播过程,还需要引入物理量 —— 周期和频率. [来源 :学科网 ] 【板书】 二、周期 (T)、频率 (f). 波源质点振动的周期 (或频率 )也就是波传播的周期 (或频率 ). 【板书】 1.什么是 波的周期 (或频率 )。 波源质点振动的周期 (或频率 )就是波 的周期 (或频率 ) 对于波的周期 (或频率 )我们也需要理解几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