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7章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3内容摘要:
, 得到 B、 C、 D、 E、 F、 G各点 , 则在第 75s末时微粒所在位置一定在 CD连线上 , 对吗。 答案: 不对;图中每个拐点记录的是微粒每隔一段时间(30s)的位置 , 两位置的连线是人为画上的 , 不是粒子的运动轨迹 , 在这 30s内 , 微粒都做无规则运动 , 轨迹非常复杂。 因此微粒在 75s的位置由题目条件是无法知道的 , 它可能在 CD连线的中点 , 也可能不在 CD的连线上。 三 、 热运动及其特点 1. 热运动指微观上的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一个分子的运动不能说是热运动。 2. 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 温度越高 , 分子热运动越激烈 ,不要认为温度过低 , 分子就停止热运动。 3. 分子热运动是扩散现象形成的原因 , 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反映 , 但不能说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是热运动。 4. 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关系 布朗运动 热运动 不同点 研究 对象 悬浮于液体中的微粒 分子 观察难 易程度 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肉眼看不到 在显微镜下看不到 相同点 ① 无规则运动 ② 永不停息 ③ 与温度有关 联系 周围液体 (或气体 )分子的热运动是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布朗运动是热运动的宏观表现 特别提醒: (1)热运动是分子运动 , 布朗运动是微粒的运动。 (2)热运动永不停息 , 液体变成固体时 , 其中微粒的布朗运动会停止。 (3)分子及布朗运动的微粒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 (4)热运动是对大量分子而言的 , 对个别分子无意义。 考点题型设计 对扩散现象的理解 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当抽去玻璃板后所发生的现象, ( 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上面瓶中的气体也变成了淡红棕色 B .二氧化氮由于密度较大,不会跑到上面的瓶中,所以上面瓶中不会出现淡红棕色 C. 上面的空气由于重力作用会到下面的瓶中 , 于是将下面瓶中的二氧化氮排出了一小部分 , 所以会发现上面瓶的瓶口处显淡红棕色 , 但在瓶底处不会出现淡红棕色 D. 由于气体分子在运动着 , 所以上面的空气会到下面的瓶中 , 下面的二氧化氮也会自发地运动到上面的瓶中 , 所以最后上 、 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一致 解析: 逐项分析如下: 答案: AD 点。高中物理第7章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3
相关推荐
的爱因斯坦质能联系方程 , 简称质能方程 .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2)进一步理解: ① 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和能量不可分割 , 一定质量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是确定的 , 等于光速的平方与其质量的乘积 . ② 质量和能量是物质的属性之一 , 质量和能量在数值上的联系绝不等于这两个量 , 可相互转化 , 质量不能转化为能量 , 能量也不会转化为质量 . 4. 注意 .
,且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特别提醒: (1)分子间的引力 F引 和斥力 F斥 都随距离 r的增大 (或减小 )而减小 (或增大 ), 但斥力减少 (或增大 )得更快 , 它们都是单调减函数 , 而分子力 (合力 )并不是单调变化的。 (2)分子力是短程力。 当分子间距离 r> 10r0时 , 分子力变得很微弱 , 可认为 F= 0。
棒明显比木头凉 , 由于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是温度 , 于是有人得出当时 “ 铁棒比木头温度低 ” 的结论 , 你认为他的结论对吗。 答案: 不对。 由于铁棒和木头都与周围的环境达到热平衡 , 故它们的温度是一样的。 感觉到铁棒特别凉 , 是因为人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给铁棒的热量比传递给木头的热量多 , 所以他的结论不对。 二 、 温度与温标 1. “ 温度 ” 含义的两种说法 宏观 角度
核打出了中子;约里奥 — 居里夫妇用 α粒子轰击铝原子核打出了中子 , 得到了放射性元素磷 , 磷发生 β衰变放出正电子 . 试写出上述三个典型的核反应方程 . 提示: 原子核人工转变的三大发现 (1)1919年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2)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 (3)1934年约里奥 — 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的核反应: 1. 同位素 .
数都守恒 . 3. 衰变方程 . (1)α衰变:原子核放出一个 α粒子 , 衰变方程为: (2)β衰变:原子核放出一个 β粒子 , 衰变方程为: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3)γ射线经常是伴随 α衰变或 β衰变而产生 , 往往是由于衰变后的新核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来的一份能量 , 原子核释放出一个 γ光子不会改变它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 . 4. α衰变和 β衰变的实质 . (1)α衰变:
=m 1 gcos θ =54 m 1 g F OB = m 1 g t an θ =34 m 1 g 例 2:如图所示,质量为 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 OB 水平且 B 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 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 37176。 ,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 sin 37176。 = , cos 37176。 = ,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