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选修2海洋环境保护内容摘要:
件表示不满,从而激发了国际社会对海洋倾倒控制的强烈要求,开始了全面控制海洋倾倒的努力。 •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筹委会于 1971年 2月设立了一个政府间海洋污染工作组,着手研究建立海洋倾倒公约的有关问题,经过多次协商,终于 1972年 12月,在伦敦召开的第三次政府间海上倾倒会议上通过了《 防止因倾倒废弃物及其他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 》 即伦敦公约。 这是第一个专以控制海洋倾倒为目的的全球性公约。 由此,各沿海国家以此为依据也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法律和制度,使海洋倾倒正式纳入法制管理范畴之内。 • 伦敦公约的目的是控制和管理海洋倾废,实质上就是禁止向海洋倾倒有毒有害废弃物,为此,伦敦公约把废弃物分为三类:一类是列入“黑名单”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含汞、镉和有机氯化合物的废弃物,强放射性废弃物,原油和石油产品,塑料废弃物等,这一类是严格禁止向海洋倾倒的物质;二类即列入“灰名单”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含砷、铅、铜、锌、氰化物、氟十七物、铍、铬、镍等废弃物,含弱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各种废金属和金属容器以及某些杀虫剂等,这类废弃物要采取特别有效的防范措施并经特别许可后才能倾倒;三类即“白名单”的物质,也就是除上述一二类以外的其他无毒无害或毒性害处很轻的废弃物,倾倒这类废弃物也要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 • 我国于 1985年加入伦敦公约成并为其缔约国,开始参与公约的有关活动,并积极履行缔约国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政府于 1985年颁布 《 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 ,具体规定了与公约相一致的管理机制和程序,在某些方面比公约规定的更具有广泛性和强制性。 根据 《 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 ,国家海洋局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后,在我国沿海花出一些海洋废气倾倒区和临时倾倒区,并对我国的青岛活动实施管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 规定的三种倾废物质 据海南日报报道, 2020年 7月 18日是我国首个“海洋宣传日”,省海洋与渔业厅与三亚市政府联合在大东海边启动“蓝丝带”海洋运动会,并开展“海洋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 2020年是“’ 98国际海。鲁教版地理选修2海洋环境保护
相关推荐
海洋污染,全球海平面变化。 • 作用: • 提供食物 药和能源,调节 维持和稳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有哪些。 •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哪些。 •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遭到破坏会受到哪些影响
济因素 强烈天气系统发生的频率 自然因素 ② 海岸形态呈喇叭口状,加之地理位置面向印度洋,夏季直接受到西南季风的强劲袭击,进一步助长了潮势 A B 这两张 12月 30日发布的卫星图片显示的是 :印度尼西亚亚齐 省首府 班达亚齐 海滨地区受海啸袭击前后的情形。 其中,上图拍摄于6月 23日,下图拍摄于 12月 28日的海啸发生期间。 (二 )海啸 定义 :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
生物体内累积或腐化产生的毒素可通过食物链而威胁人类健康。 非正常竞争 海洋生态破坏 • 海洋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 • 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 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 • 主要包括海岸滨海 湿地 海岛 红树林 珊瑚礁 上升流以及大洋区等生态系统。 破坏的原因 • 海洋污染物过量 • 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生物海岸的红树林生态系统 • 主要分布在
道漏油 沿海工矿企业和城市排放含油污水 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等造成的 • 下列属于有机质营养盐污染的是( ) • A. 水俣病 • B. 赤潮 • C. 风暴潮
继法国、日本、前苏联、印度之后第五个“国际海底先驱投资者”。 • 我国参与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具有深远意义。 • 在我国陆地上, 铜、镍、钴 等矿产资源有限,目前已需要进口。 为保障经济与社会的 可持续 发展,有必要开辟新的战略资源基地。 • ( 1)极地包括北极、南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 • 极地考察,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也是参与国际事务的重大举措。 • ( 2) 1961年生效的 《
大陆海岸线: 起点、终点、 长度 岛岸线: 长度 活动题: 了解我国一些重要海湾、海岛名称及位置。 学生活动 2: 根据下面所给图文材料归纳我国近海海域的资源类型及特点。 生物资源种类多(。 ) 渔场数量多(。 ) 产量大 丰富的生物资源 我国近海鱼类资源和主要渔场分布 图片一 海洋资源总量丰富 学生活动 2: 根据下面所给图文材料归纳我国近海海域的资源类型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