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3-1菊花的组织培养ppt同步课件内容摘要:
中无菌技术是操作成功的关键 , 针对培养基和外植体应进行消毒还是灭菌。 提示 针对培养基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 针对外植体应先后使用 70%酒精及 %的氯化汞予以消毒。 消过毒 的蛭石或珍珠岩 1 . 制备 MS 培养基 母液的配制和保存⇒配制培养基⇒ 调整 pH ⇒培养基的分装⇒ 灭菌 2 . 外植体消毒 ( 以菊花茎段消毒为例 ) 流水冲洗 → 加少许洗衣粉,用软刷轻轻刷洗 → 流水冲洗 (20 m in 左右 ) → 用无菌吸水纸吸干水分后,放入体积分数为 70 %的酒精中摇动 2 ~ 3 次,持续 6 ~ 7 s → 无菌水清洗 → 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 → 放入质量分数为 % 的氯化汞溶液中 1 ~ 2 m in → 在无菌水中至少清洗 3 次,漂净消毒液。 3. 接种 接 种是将已消毒好的根 、 茎 、 叶等离体器官 , 经切割或剪裁成小段或小块 , 放入培养基的过程。 4. 培养 培 养是指把培养材料放在培养室里 , 使之生长 、 分裂 、 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的过程。 此过程要在无菌箱中进行 , 温度条件为 18~ 22 ℃ , 每日用日光灯光照 12 h。 5. 移栽 移 栽前要经历一定的炼苗处理 , 使之逐步由无菌环境过渡到有菌环境 , 由人工培养环境过渡到自然环境。 6. 栽培 将 幼苗移栽后 , 每天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 适时浇水 、 施肥 , 直至开花。 特别提醒 培养过程中污染原因与处理: 污染类型 细菌污染 真菌污染 污染原因 可能是由操作人员造成的,如未戴口罩、接种时说话、手或器械消毒不彻底等 可能是由植物材料消毒灭菌不当引起的 处理措施 将所污染的培养瓶统一放在高压蒸汽锅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再打开培养瓶进行清理 【 巩固 2】 生 物工程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科学家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之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下图是运用该技术培养兰花植株的示意图。 下列关于这种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 , 可以克隆生物体 B. ④ 过程的单细胞细胞质丰富 , 液泡小而细胞核大 C. 用此方法克隆植物要尽量选择优良 、 细胞全能性表达不充分的基因型 D. 这种技术可与基因工程 、 航天工程结合培育高产 、 优质的作物品种 解析 ④ 过程的单细胞细胞质丰富 , 液泡小而细胞核大 , 这是胚性细胞的特征 , 在适宜的培养基中 , 这种单细胞可发育成胚状体。 要获得植物克隆的成功 , 要尽量选择优良 、 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 , 植物组织培养可与基因工程 、 航天工程结合培育高产 、 优质的作物品种。 答案 C 【 例 1】 科 学家将胡萝卜的韧皮部。20xx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3-1菊花的组织培养ppt同步课件
相关推荐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体细胞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 , 其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 ,变异性小;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 答案 B 1. 概念 将 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 , 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 ,并把杂种细胞培养成新的 的技术。 2. 过程 (1)原 生质体的制备:去除 , 分离出有活力的 (去除细胞壁后的植物细胞 )。 目前最常用的去除细胞壁的方法是酶解法 , 即用 、
无污染的生产模式。 ① 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成分是 ________, 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________。 ② 图中能量流向人体的途径有 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 ③ 与 传 统 农 业 相 比 , 构 建 生 态 农 业 的 目 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 机械化包装 ↓ 储藏或种植 (6)优点 : ① 解决了天然种子在遗传上由于减数分裂引起的重组现象造成的某些遗传性状的改变或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等问题。 ②实现种子的工厂化生产 ,克服天然种子在生产上受季节限制的问题 ,提高农业的自动化程度。 ③试管苗的大量贮藏和运输也是相当困难的。 人工种子则克服了这些缺点 ,人工种子外层是起保护作用的薄膜 ,类似天然种子的种皮 ,因此
积也增加 , 说明 ;如果当酶的用量增加到某个值后 ,再增加酶的用量 , 过滤到的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 , 说明。 果胶酶的量 温度 pH 酶的用量不足 酶的用量已经足够 [思维激活 2] 探 究果胶酶活性的温度或 pH最适值 , 其实验思路上有何共性。 提示 尽管实验变量不同 , 但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最适值是两种实验设计思路上的共性。 1.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1)实 验原理
300的 平板计数。 培养基上的菌落 设置对照 •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实验设计 •结合课本上给出的资料与实验流程示意图,思考有关问题,然后进行实验设计,并且些出详细的实验方案。 资料一 土壤取样 资料二 样品的稀释 资料三 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操作提示 • 无菌操作 1. 取土样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 2.
度为 121℃ ,灭菌15~ 30min。 将培养基用旧报纸包裹,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 160~ 170 ℃ 下灭菌 2h。 9.倒平板 : 待培养基冷却到 50 ℃ 左右时,在酒精灯附近倒平板。 (倒平板操作见课本) 2d后观察平板,无杂菌污染才可用来接种 . 10.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 37℃ 的温室中培养 24— 48小时,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二)纯化大肠杆菌 接种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