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为制焦公司原料煤干燥工程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0 年一遇洪水: 42 m3/s,其中松林杈 31 m3/s,十里铺杈 11 m3/s。 200 年一遇洪水: 47 m3/s,其中松林杈 35 m3/s,十里铺杈 12 m3/s。 本场地地下水为岩溶 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埋藏较深。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3)工程地质 场地土类型为中软~中硬土,场地类别属Ⅱ类建筑场地;场地卓越周期估算值为,对建筑抗震而言属不利地段。 ( 2)、( 3)层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强腐蚀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附录 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查得,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值为 ,设计分组为第二组。 设计遵循的规范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2;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2;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2; ○6钢结构设计规范 500172020; ⑦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2001 年版 ); 建筑材料及构配件 本工程建、构筑物设计施工以当地建筑材料为主,以外购材料作为补充。 所用砂、石、砖等地方性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钢材必须三证齐全;外 购构件必须符合国标、部颁标准及行业标准。 建筑施工 本工程建、构筑物设计综合考虑工艺生产特点、使用要求及合适的施工条件,采用常规结构设计方案,尽可能使构件标准化、系列化、定型化,以使设计适应建、构筑物工业化施工要求,为施工、安装创造有利条件。 选 择确定施工单位应综合考虑施工技术力量、施工机械装配水平、工业建筑施工经验等因素,必须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以确保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建筑物与构筑物设计 1)设计原则 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指导方针并结合当地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力求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使得工程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取材容易、施工方便的原则基础上。 2) 主要建、构筑物 本工程主要建、构筑物包括:干燥车间 、 缓冲仓、栈桥和转载点等。 3) 建筑物处理 对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立面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洁、大方。 立面外观上既要考虑建筑物之间协调一致,又要充分体现现代化工业厂房的特点,使其独具特色。 转载点采用半开敞式布置方式;栈桥采用开敞式布置方式。 干燥车间内墙面刷涂料;外墙面刷外墙涂料。 4)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原则: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投资少。 A、 干燥车间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轻型钢网架屋顶,单独 或整板 基础 , 基础下 做人工挖孔灌注桩。 B、 缓冲 仓:采用 现浇 钢筋混凝土 筒 仓结构, 筏板 基础 ,基础下做人工挖孔灌注桩。 C、 栈桥: 采用钢栈桥,简易围护 , 单独基础。 D、 转载点:采用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单独或整板基础。 其它建、构筑物依据各自特点,都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以满足 使 用、安全、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 建筑物和构筑物一栏表见 60、 61 页。 ( 八 )生产辅助工程 1. 供配电 ( 1)电源及供电方式 在干燥车间设两台 800kVA 变压器,为干燥系统及外围用电设备提供电源,所需两回 10KV 电源引自煤焦化开闭所 10kV配电室中不同母线段上的备用柜。 ( 2)负荷计算 干燥方案一 (推荐) :电气设备安装台数为 40台,安装总容量为 ,电气设备工作台数为 36 台,工作总容量为。 有功计 算负荷 ,低压补偿容量为 500 kvar,补偿后无功计算负荷360kvar,视在负荷。 干燥方案二:电气设备安装台数为 44 台,安装总容量为 1538kW,电气设备工作台数为 38 台,工作总容量为 1488kW。 有功计算负荷 ,低压补偿容量为 500 kvar,补偿后无功计算负荷 382kvar,视在负荷 950kVA。 ( 3) 供配电系统及变压器选择 根据工艺划分及总平面布置,在干燥车间设变配电室,为干燥系统及外围设备提供电源。 干燥方案一 (推荐) :选用两台 800kVA 变压器 ,负荷率 57%。 吨煤电耗: 干燥方案二:选用两台 800kVA 变压器,负荷率 59%。 吨煤电耗: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 TN- S系统。 配电屏选用 MNS 低压配电装置。 变压器选用箱式 变压器。 低压母线分段联络。 低压电动机设自动空气开关做短路保护,电机综合保护器作为过负荷及断相保护。 电缆选用以全塑电缆为主,车间内电缆沿桥架或支架敷设。 2. 控制及自动化 ( 1)控制范围及控制系统 本次设计范围包括干燥系统、来煤及返煤系统。 设计考虑对来煤、返煤系统煤流线上的设备 ,设集中就地控制 方式 ,在干燥车间控制室设工控机,正常情况下均由控制室操作员实现按程序自动起停车。 就地控制方式满足单机调试、设备检修及现场紧急停车的需要。 干燥系统自动化控制由厂家成套,并与来煤、返煤系统通讯 (与来煤、返煤皮带形成闭锁关系)。 ( 2)控制主机选型 控制主机:选用 Schneider 公司的 Quantum PLC,在控制室设本地站,在配电室内设 PLC 远程站,本地站、远程站间通过 RIO相连,并通过工业以太网与集中控制室内工控机进行数据通信,完成各生产系统设备的运行控制与监视。 ( 3)检测、计量及保护装置 A、 长度大于 30m 的带式输送机设紧急双向拉线开关,信号进入 PLC 进行集中监控; B、 带速高的( ) 带式输送机设跑偏保护装置;一级跑偏用于报警,二级跑偏用于停车,保证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信号进入 PLC 进行集中监控。 ( 4)自动化 排污泵自动化:当达到高液位警戒线时自动起泵 , 达到低液位警戒线时自动停泵。 3. 通讯及信息管理 为能及时、灵活、准确的调度指挥生产,设置数字程控调度通信系统一套。 调度主机选用 40 门型程控调度通信系统,在重要的生产岗位设置调度电话分机,噪声比 较大的地方设抗噪声电话机,防爆场合设防爆电话机。 给水、排水及消防 ( 1) 给水水源 本工程不包括给水水源设计。 消防用水来自工业场地现有的消防给水系统,就近接管。 除尘器用水,就近接自焦化厂复用水系统。 1)用水量和水压 A、 用水量: 消防用水量: 432m3 (一次火灾 )。 其 中:室内消火栓 10L/s ;室外消火栓 30L/s。 生产循环用水量: 1920 m3/d。 B、 水压 按最不利用水量要求,各系统引入管处所需水压: 生产循环用 水:。 消防给水:。 2) 消防给水系统 A、本工程布置在原有焦化厂厂区内,焦化厂厂区原有室外消防和室内消防为合用的高压消防供水系统。 室外消防利用焦化厂场地内现有的室外消火栓。 室内消防在新建干燥车间内设室内消火栓。 B、新建各建筑物内配置手提式灭火器。 五 、节能节水措施 (一)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建设部计资源[ 1992] 1959 号文和项目设计内容编制。 (二)节能节水措施 合理地进行地面工艺总平面布置,尽量减少物料转载环节,尽量减少设备台数,以降低动力消耗,节约能源。 合理地进行车间工艺布置,尽可能保持物料自流输送环节,减少运输设备台数,以降低动力消耗,节约能源。 在设备选型上,尽量选用高效、节能型产品。 如水泵、风机、 滚筒干燥机 等大负荷设备均选用国家推荐的高效率设备;带式输送机选用性能好,摩阻小的托辊组,以减少电机功率。 根据用电点和总平面布置,将变压器、配电室布置在接近负荷中心处,以降低电压损失和线路损耗。 为节约电力,在配电室设置无功功率补偿、电容补偿等以提高功率因数,全厂自然功率因数 ,补偿后高压侧功率因数。 采用集中控制启停车,减少设备空运转时间,从整体上节约能源。 在设计中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资源节约型优质建筑材料,采用硬质聚 氯乙烯塑料排水管替代砂模铸铁排水管等。 为约资源 设计 将焦炉排放的高温烟气作为燃烧炉的混合风,使废气得到利用,符合国家减排节能的国国策。 (三)能耗水耗指标 本 干燥系统 设计原 料 煤处理能力为 , 干燥 粒 度 为 30mm。 电力 推荐方案 1全年耗电为 ,吨原煤耗电。 耗 水 本 干燥系统 全年生产总耗水 28800m3。 吨煤耗水。 六 、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述 区域的自然环境 本工程位于云 南省曲靖市沾溢县松林镇区域,东经 103176。 52′,北纬 25176。 41′。 坐落在云南省云维集团 200万吨焦化项目焦化装置区内。 厂区地势平坦。 场地微地貌单元属垅岗谷地。 喀斯特溶蚀地貌。 本区属于 亚热带 气候,雨量 丰富 ,平均年降雨量为 ,最大年降雨量为, 年 最大蒸发量为。 历年平均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 ℃,最低气温为 ℃。 年主导风向: 南 风 ,年最大风 速 24m/s,年平均风速。 厂区东部与北部有松林杈和十里铺杈,上游径流面积: ; 100 年一遇洪水: 42 m3/s,其中松林杈 31 m3/s,十里铺杈 11 m3/s。 200 年一遇洪水: 47 m3/s,其中松林杈 35 m3/s,十里铺杈 12 m3/s。 本区地震烈度为 7度。 设计依据和标准 1)相关法规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月 26 日;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月 29日;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5 月 15 日; (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条例》 1996 年 10月 29 日; (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条例》 1998 年 11 月 29 日国务院令第 253 号发布实施;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1987 年 3月 20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 2)执行标准 ( 1)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11999 中的 V类水质标准; ( 2)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 3)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的二级标准; ( 4)声学环境: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中的Ⅲ类标准;生活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1993 中的Ⅰ类标准;矿区主要交通干线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中的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标准; ( 5)污染物排放标准:生产及生活污、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中的第二时间段规定的二级标准; ( 6)生活区垃圾排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干燥系统 在建设期间,建筑材料及散装物堆场将造成一定的地面扬尘;施工及运输将造成一定的噪声污染;施工人员的临时生活设施将造成大气、水体污 染。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空气污染 原 料 煤 在 输送 过程中 产生粉尘污染。 主要污染物为 TSP。 热风炉燃烧过程中产生CO2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