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三单元测验题内容摘要:

2.下列有关概念是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顺序排列的是 A.文化体系 —— 文化区 —— 文化综合体 B.文化区 —— 文化综合体 —— 文化体系 C.文化体系 —— 文化综合体 —— 文化区 D. 文化综合体 — 一文化区 —— 文化体系 33. 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历史由长到短的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B. 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D.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34.下列文化事象,不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A.京津唐高速公路 B.和平路商业街 C.公交车 D.供游人拍照的飞机 35. 有关文化与自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类创造的财富,与自然环境无关 B.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不对人类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C.人类各种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 D. 地球各 地方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生活都是有利的 36.某种新式服装首先由香港传入我国大陆,再传至各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所属 扩散形式为 A. 迁移扩散 B. 扩展扩散 C. 等级扩散 D.传染扩散 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买,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判断 11~ 12题。 37.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 —— 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象锅盖”的饮食习惯。 A. 玉米 B.小麦 C. 大豆 D. 高梁 38.“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主要是因为这里风沙大,在陕西一带的春冬季经 常刮 A. 东南风 B.东北风 C. 西南风 D.西北风 39.下列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A.盛产铜矿的扎伊尔国家,首都街道上的城市雕塑大多用铜宋雕铸 D.欧洲妇女一年中总爱穿裙装;阿拉伯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宽松的长袍和头上包裹头巾 C.巴西人最爱跳桑巴舞;英国人足球作为“国球 ” D.黄河岸边的人以牛皮伐为渡河船舶:北冰洋沿岸的爱斯基摩人以狗为交通工具, 40.下面事象与文化扩散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A.新发型从大城市向小城镇流行 —— 迁移扩散 B. 中国饮食文化向美洲和欧洲传播 —— 等级扩散 C. 50年代,非洲各国受亚洲国家摆脱帝国主义统治走向独立的影响,纷纷独立 —— 扩展扩散 D. 某钢铁企业通过向“宝钢”学习,制定了自己的改革措施 —— 传染扩散 41.沿长江干流,从上海到源头,依次出现的文化事物有 A.冬暖夏热,全年湿润;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高处不胜寒 B.鱼米之乡、天然林区、桑蚕基地、高寒牧场 C.摩天大楼林立、高脚竹楼聚集、毡房雪屋密布 D.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区、最大水利枢纽、最大直辖市 二、综合题(五大题,共 40分) 4阅读下列有关回族文化的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9分) 【材料一】元朝时期,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我国,同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 回族。 【材料二】两种不同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图 3— 1和图 3— 2) ( 1)从材料一可看出,回族 文化是由 与本土文化融合而成,居民多信仰 教。 ( 2)从材料二可看出,两种不同风格的清真寺均属于 景观,反映了 教的文化特点,建筑风格不同的原因是① ;②。 ( 3)回族在我国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 4)清真寺这种文化景观的主要功能是 ,它的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比较。 4阅读下列材料,分别写出 文化扩散方式( 6分) ( 1)印度僧与西域僧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来了印度文化区的宗教信仰。 ( 2)法显、玄奘、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