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感应自动门控制系统设计内容摘要:
否相同,而纵向比较是在另一路输出中加入延时操作,同时在调压时禁止反馈。 具体的电路是在第二路输出经整流滤波后加延时器,再与第一路进行比较,从而实现纵向比较。 而为了在调压时禁止反馈,反馈输出后加脉冲控制反馈电路的通断,当有调压脉冲信号存在时,反馈通路中断,这里由压控继电器来实现。 另外,由于电压的精度要求高,在电路反馈中必须 对误差电压进行放大,中间加比较器放大器后进行反馈。 同时在电路中对输出采用光耦合器件 TL431 隔离,提高电压调整率。 ┊ 吉林师范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第 10 页 共 5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字调压控制电路 该模块包括计数控制电路和数模转换电路。 电源整体输出电压为 5至 40V,步长值设计为 ,总计数次数为 175 次,故须采用八位二进制计数器。 从 0 开始计数,计数到 175,即二进制数的 10101111,输出信号送数模转换器,并进行功率放大。 因为 ΔD 与 ΔIC 成反比,即占空比的 变化与 IC 的变化成反比。 当 IC 变大时,占空比减小,输出电压降低,反之,当 IC 变小时,输出电压增大,所以在计数器的 UP 引脚接步减控制按钮,而 DOWN 引脚接步加按钮,计数器清零时输出电压最大,预置为最高时输出电压最小。 计数控制电路 控制按钮为四键,分别用于步加、步减、清零和预置为最大值。 可逆计数器采用两只 74LS193 级联形成八位二进制计数器。 74LS193 是一种双时钟 4位二进制同步可逆计数器,具有预置、清零、加和减计数功能 [8]。 两片 74LS193 采用级联方式,第一片的 CLR 通过电压置高开关接 数字电源。 LD 接地,即预置功能在输出为最低时有效,预置数据均接高电平。 UP、 DOWN 上拉为高电平,分别通过电压步减、步加开关按钮接振荡脉冲信号源。 第一片的 CO 为 0 时,加计数进位, BO 为 0 时,减计数借位。 第二片的计数控制由 LD 执行控制功能,即 CO、 BO 分别取反后一起接 LD,其它接法与第一片相同,组成一个八位二进制可逆计数器。 当计数到 175时,加无效,当计数为 0 时,减无效。 即当输出为 10110000 时,计数器清零。 当输出为 00000000 时,执行减操作则计数器预置为最大值。 数模转换电路 数字调 压控制电路输出送至数模转换器,这里因为没有要求其它附加功能,故采用一只 ADC6080 作为数模转换,其转换信号提供给功率放大电路。 数模转换电路如图 2 所示。 ┊ 吉林师范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第 11 页 共 5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R1R E S 2R2R E S 2R3R E S 2CS11C O D E S E L1W12D09D18D27D36D45D54D63D 7 M S B2C O M P16V R E F +14V R E F 15DL13OUT18OUT19U123841U ? AO P 2 1 5 EP O R TP O R T负电压正电压数据转换输入AM 6080ADC(20)调压控制信号输出P O R TP O R T 图 2 数模转换电路图 比较器及 PWM控制电路 TOPSwitchFX 系列芯片集成了保护电路、 PWM 控制器及 MOSFET 管,这里可直接采用 TO2207B 型封装的 TOP234Y 型 FX 芯片。 其中接数控信号与接反馈信号进行比较放大后接控制端 C, M 端通过大电阻接电输入正极, TOP234Y 的外围电路如图 3 所示。 ┊ 吉林师范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第 12 页 共 5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F1F U S E 1R2R E S 2R1R E S 2A R 1O P A M PC1C A PC2C A PC4C A PC3C A PL1I N D U C T O R 2F2F U S E 1D2124NQ045R T F 11 T O 1 C TD11 B Q 2 0D3D I O D EC1M2D5S34MIC O M P O N E N T _ 1P O R TP O R T反馈信号输入调压信号输入P O R TP O R T220V交流输入 图 3 TOP234Y 的外围电 路图 输出稳压电路 输出分为两路,第一路经整流、滤波作开关电源输出。 第二路为数字IC 提供电源。 在整个控制电路中,所有的数字芯片都需要恒压电源,但是在输出电压调节过程中,第二路输出也会随着占空比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在该路输出加上恒压电路。 为了设计简便,这里用集成三端稳压器。 只要把正输入电压加到 UA7805 的输入端, UA7805 的公共端接地,其输出端便能输出芯片标称正电压。 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与地之间要接大滤波电容,在芯片引脚根部还要接小容量电容( ~ 10uF)到地。 ┊ 吉林师范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第 13 页 共 5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第 4 章 单片机的介绍 和发展概况 单片机,亦称单片微电脑或单片微型计算机。 它是把中央处理器(CPU)、 取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端口(I/0)等主要计算机功能部件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 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的产生加快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步伐,但是它毕竟体 积大。 纵观我们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导弹的导航装置,到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从计算机的网 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到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以及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电子宠物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以前没有单片机时,这些东西也能做 ,但是只能使用复杂的模拟电路,然而这样做 出来的产品不仅体积大,而且成本高,并且由于长期使用,元器件不断老化,控制的精度自然也会达不到标准。 在单片机产生后,我们就将控制这些东西变为智能化了,我们只需要在单片机外围接一点简单的接口电路,核心部分只是由人为的写入程序来完成。 这样产品的体积变小了,成本也降低了,长期使用也不会担心精度达不到了。 所以,它的魔力不仅是在现在,在将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来接受它、使用它。 据统计,我国的单片机年容量已达 1 —— 3亿片,且每年以大约 16%的速度增长,但相对于世界市场我国的占有率还不 到1%。 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玩具厂等生产产品多数用到单片机,并不断地辐射向内地。 所以,学习单片机在我国是有着广阔 的前景。 ┊ 吉林师范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第 14 页 共 5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第 5 章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它由 CPU 、存储器(包括 RAM 和 ROM )、 I/O 接口、定时 / 计数器、中断控制功能等均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片内各功能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起来。 输入 / 输 出 引 脚 P0 、 P1 、 P2 、 P3 的 功 能 : : P0 口是一个 8 位漏极开路型双向 I/O 端口。 在访问片外存储器时,它分时作 低 8 位地址和 8 位双向数据总线用。 在 EPROM 编程时,由 P0 输入指令字节,而在验证程序时,则输出指令字节。 验证程序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P0 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 8 个 LSTTL 负载。 ( 18 脚) : P1 是一上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在 EPROM 编程和验证程序时,由它输入低 8 位地址。 P1 能驱动 4 个 LSTTL 负载。 在 8032/8051 中, P1. 0 还相当于专用功能端 T2 ,即定时器的计数触发输入端; P1. 1 还相当于专用功能端 T2EX ,即定时器 T2 的外部控制端。 ( 2128 脚): P2 也是一上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由它输出高 8 位地址。 在对 EPROM 编程和程序验证时,由它输 入 高 8 位 地 址。 P 2可 驱动 4 个 LSTTL 负 载。 P3. 0 P3. 7 ( 1017 脚): P3 也是一上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 I/O 口。 在 MCS51 中,这 8 个引脚还用于专门的第二功能。 P3 能驱动 4 个 LSTTL 负载。 P3. 0 RXD (串行口输入) P3. 1 TXD (串行口输出) P3. 2 INT0 (外部中断 0 输入) P3. 3 INT1 (外部中断 1 输入) P3. 4 T0 (定时器 0 的外部输入) P3. 5 T1 (定时器 1 的外部输入) P3. 6 WR (片外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 吉林师范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第 15 页 共 5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P3. 7 RD (片外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MCS51 的寻址方式: ( 1) 、立即寻址 如: MOV A , 40H ( 2) 、直接寻址 如: MOV A , 3AH ( 3) 、寄存器寻址 如: MOV A , Rn ( 4) 、寄存器间接寻址 如: MOV A , @Rn ( 5)、基址加变址寻址 如: MOVC A , @A+DPTR ( 6)、相对寻址 如: SJMP 08H ( 7) 、位寻址 MOV 20H , C 指令: MOV : 片内 RAM 传送。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感应自动门控制系统设计
相关推荐
0 0 1 0 1 1 0 1 1 0 1 0 2 0 0 1 1 1 1 1 1 0 0 1 0 3 0 1 0 0 0 1 1 0 0 1 1 0 4 0 1 0 1 1 0 1 1 0 1 1 0 5 0 1 1 0 0 0 1 1 1 1 1 0 6 0 1 1 1 1 1 1 0 0 0 0 0 7 1 0 0 0 1 1 1 1 1 1 1 0 8 1 0 0 1 1 1 1 1 0
,存储结束转入 D/A 转换,数据读取中间有时间间隔, 判断 和 是否置位, 控制波形输出频率。 如果有按键按下,则程序判断是哪个键按下 ,从而 跳转执行 各个子程序。 二,存储波形子程序, A/D 转换结果由单片机控制依次存入外部存储器的 100 个存储单元,当这 100 个存储单元存储完毕,程序自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19 动转入扫描键盘继续执行 主程序。 三,显示存储波 形子程序
之间的联系方框图如图 24所示。 程 序 存 储 器M C S 5 1 核特 殊 功 能寄 存 器并 行 和 串 行 接 口定 时 / 计 数 器中 断 管 理监 视 定 时 器 等其 他 外 围 器 件 图 24 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工作框图 Special function registers( SFR) working diagram
60的振荡频率和 Qi i 678910121314 的选择要根据情况确定 3 几个原则 看门狗电路必须由硬件逻辑组成不宜由可编程计数器充当因为 CPU 失控后可能会修改可编程器件参数使看门狗失效 4060 的 RST 线上阻容组成的微分电路很重要因为扫描输入信号是 CPU 产生的正脉冲若此信号变 1 后由于干扰程序乱飞微分电路只能让上跳沿通过不会封死 4060
ATmega16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ATmega 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包括复位电路和时钟晶振电路。 复位电路采用的是低电平复位,晶振电路中晶振频率为 12Mhz。 ATmega16 单片机最小系统如下图所示: PB0 (XCK/T0)40PB1 (T1)41PB2 (AIN0/INT2)42PB3 (AIN1/OC0)43PB4 (SS)44PB5 (MOSI)1PB6 (MISO)2PB7
AT89S51 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高性 价比的解决方案。 AT89S51 具有以下特点: 40 个引脚, 4k Bytes Flash 片内程序存储器, 128bytes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 RAM), 32 个外部双向输入 /输出( I/O)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2020届本科 生 毕业 设计 (论文 ) 8 口, 4 个中断优先级 2 层中断嵌套中断, 2 个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