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xx-20xx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内容摘要:
鉴真东渡 玄 奘西游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 ) ,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 ( ) 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24. 右图是 20世纪 20年代被美 国人华尔纳从敦煌莫高窟盗走的 珍贵文 物,它体现了高超的雕塑技艺与宗教文化的完美结合。 这里的“宗教”是指 ( )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敦 D.佛教 25. 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 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A.到都江堰旁散步 B.看到骑马、拔河、射箭、弈 棋活动 C.看阎立本作画 D.到东京城内的 “ 勾栏 ” 看演出 26. 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 “。 ” 处应为 ( ) 2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濺泪 ,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 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史 28. 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 A. 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B. 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C. 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29. 唐太宗被称为 “ 天可汗 ” 的主要原因是: ( ) A、唐朝势力强大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太宗本人的素质 D、唐朝繁荣的经济 30.隋唐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最主要的一点是( ) A.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C.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3唐朝和西汉相似的地方是( ) ①开国皇帝都是吸取前王朝灭亡的教训 ②两朝都出现过治世局面 ③两 朝都有过对边疆少数民族友好往来 ④都城都在长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32. 我国古代有许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 “ 圣人 ” ,那么 “ 医圣 ”“ 画圣 ”“ 诗圣 ” 分别指: ( ) A、华佗、顾恺之、李白 B、华佗、顾恺之、杜甫 C、张仲景、吴道子、李白 D、张仲景、吴道子、杜甫 33.刚上完历史课,小名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 ”你能判断出同学们说的是历史上的哪。广东省深圳市20xx-20xx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相关推荐
螺、海蚌 18.下列不属于降水的形式的是 A.下雨 B.降雪 C.下霜 D.下冰雹 19.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活动 20.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A.沿海平原 B. 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 二、读图技能训练题。 (共 40 分) 21.读图 图 2,完成下列问题。 (
重点强调单一物体的距离,而 D项重点强调的是二者或者二者以上的物体之间的 距离,这里明显强调的是小镇与小镇之间的距离。 故选 D。 20. 根据句意 “ 但是除了失望的外国游客,不是通过标准发音来判断一个人是英国人,或者被区别对待。 ” be treated differently 被区别对待。 故选 C。 21. 根据句意 “ 这组人然后来评价他们认为的读者听起来有多么聪明。 ” A.
低 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D.热带雨林地区 15.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有 A.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B. 国防兵源充足 C. 劳动力资源过剩 D. 利于经济的增长 读下 图完 成 16— 17题。 某因素对降水影响示意 图 甲 乙 甲 乙 16.甲图属于哪种宗教的建筑风格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17.乙图中所示民居的自然环境是 A.高温多雨 B.终年严寒
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 ③ 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 电站, ④ 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① 是秦 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黄河 ③ 处的下游河段形成 “ 地上河 ” ,易引发洪水灾害 ; 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 ③ 是赣江;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 ④ 三峡是 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考点:长江和黄河。
C、“世界原料基地”、 “世界加油站” D、“世界办公室”、“世界加油站” 2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 A.热带沙漠中 B.热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草原上 2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沿海地区 C.中部大平原地区
飘香,请据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并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 2分) 17.(8分 )“ 丝绸之路”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 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回眸 】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 —— 《新全球史》 (1)由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汉代 “ 丝绸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