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选修1]9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内容摘要:
州湾,并把山东作为他的势力范围。 威海卫 天津 北京 胶州湾 旅顺 大连 山 东 渤 海 黄 海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广西、广东、云南是法国的“势力范围”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俄国把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势力范围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英国把长江流域以及云南、广东 部分地区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1898年 英国租借地 新界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福建作为他的“势力范围”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北京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熊 —— 虎 —— 蛤蟆 —— 肠 —— 太阳 —— 俄国 (东北) 英国 (长江流域) 法国 (两广、云南) 德国 (山东) 日本 (福建) 鹰 —— 美国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 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实质 对中国 的影响 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使美国在华势力大增,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第 1 课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一、 《 马关条约 》 的签定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 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① 商品输出。[新人教选修1]9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相关推荐
“康有为政治纲领的目标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如果付诸实施的话,等于一场‘来自上面的根本性革命’ ──那今日中国早就不是贫弱的样子了。 ” ──汉学家费正清 《 剑桥晚清史( 1800~ 1911) 》 : 三、百日维新的评价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 ,经济上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文化上采取了一些打击旧学、提倡新学的措施。
期 T= 2π/ ω;当线圈转速加倍时, ω’= 2ω,故 Em’= 2Em= 200V, T’= T/ 2= B。 【 练习 1】 如图所示为某正弦交流电流的图像,求其峰值、周期和角速度,并写出该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交变电流的周期 T= ,在 t== T/ 8时,电流为 ,而 t= T/ 8时线圈从中性面转过的角度为 45176。 由电流表达式 i= Imsinωt得:
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管理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开办语言学校,培养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的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为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改革振兴提供人才。 ⑴政治上, 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⑵经济上, 兴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先进的科技,培养了第一批新型知识分子
建政权统治方式 (b)措施:(政治、经济、文化) 解散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实行编户; 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仿汉制设官制; 延揽人才 ,重用汉族儒生 ,完备国家机构 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2)拓拔圭的汉化改革 (c)意义 使拓拔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2)拓拔圭的汉化改革 (3)北魏统一北方 431年灭夏国
丰富 ( 1)生产工具得改进 ( 2)耕作技术的提高 ( 3)兴修水利 ( 4)开垦荒地 ( 5)经济作物的种植 ( 1)丝织业达魏晋以来最高水平 ( 2)制瓷业获很大发展,青瓷出现 ( 1)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 2)政府铸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 ( 2)对外贸易长足发展 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