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1梭伦改革内容摘要:
,社会动荡不安。 政治改革势在必行。 (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经济: 尖锐的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工商业奴隶迫切要求改革,反对反对旧贵族专权,发展海外贸易。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个人贡献: 梭伦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人民拥护,适应改革的需要。 当选执政官,承担起改革的重任。 (改革的可能性) 因此,雅典当时的政治、经济使得梭伦改革成为一个必然 ,而梭伦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又使他的改革成为可能 国内社会矛盾加剧 社会动荡不安 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萨拉米岛的丧失 二、改革目的: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公元前 594年的一个清晨,梭伦在众人的注视和期待下大步登上讲坛,他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将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 “ 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务全部废除。 ”这就是 “ 解负令 ”。 当梭伦庄严声明 “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 时,掌声雷动,欢声四起,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一 )、颁布“解负令” 内容 影响 2)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1)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 ,经济独立为其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3)限制了土地兼并 4)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三、改革内容: (二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目的 内容 扩大平民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实力 意义 ① 手工业:父母必须帮助子女学会一门手艺;鼓励外帮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并赋予公民权。 ②农 业:鼓励谷物进口和限制谷物出口,鼓励出口葡萄酒、橄榄油。 ① 从短期看:稳定物价,保障平民生活。 ②从长期看:经济上:促进雅典工商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多元化; 政治上:工商业者队伍壮大,工商业奴隶主力量增强,多元化政治格局进一步稳固。 (三 )、 提高平民地位 (1)、 目的 ( 标准 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3)、 权利义务 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等级越高,权利越多,应尽的义务也越多 (5 )、评价 局限性: 进步性: 没带来真正的平等 (4)、实质-- 扩大了民主权利的基础 富豪政治代替贵族政治 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维护了富裕工商业者的利益,为雅典政治民主化开辟道路。 等级名称 财产标准 享受的权利 应尽的义务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年收入达 500麦斗以上 年收入 300500麦斗 年收入 200300麦斗 年收入 200麦斗以下 可任一切官职 可任司库外的高级官职 可任低级官职 无权任职,有选举权 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同上 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军装 充当轻装步兵和一般水手 (1)组成: 四个部落各选 100人组成,但第四等级没有资格。 (2)职能: 为公民大会预审提案,准备日程。 (3)作用 : 使第三等级公民获得参政议政的机会; 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 打破贵族对国家权力垄断。 ,分割贵族法庭权力 (1)措施: 将贵族法庭大多数职权转归民众法庭,贵族法庭负责宗教和重大刑事案件审理。 实行陪审员 (不分等级,抽签产生 )制度,陪审员负责案件审查、判决和起诉。 (2)作用: 民众法庭的设立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陪审法庭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解读下图: 立法大权 ① 司法大权 ③ 行政大权 ② 请回答: ( 1)依据美国 1787年宪法,下列序号各代表美国的什么部门: ① , ② , ③。 ( 2)与① ② ③三个机构类似的梭伦改革时代的国家机关是什么。 ( 3)“四百人会议”相当于美国的议会吗。 请阐述你的理由。 国会 总统 法院公民大会;执政官;公民陪审法院 不同。 美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而四百人会议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 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梭伦改革的措施和作用 进一步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为 政治民主化 开辟了道路。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 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维护了富裕工商业者的利益,为雅典政治民主化 开辟道路 按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 四等 •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增强工商业奴隶主的实力,壮大城邦的实力,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鼓励发展 工商业 保护了债务人平民的财产和利益;扩大公民基础;推动雅典向外扩张 颁布 解负令 :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限制土地兼并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作 用 措 施 没有废除奴隶制 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 —— 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恩格斯称它是一场 “ 革命 ” 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人教版历史选修1梭伦改革
相关推荐
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1)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 ( 2)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强兵之法 阅读归纳: 强兵之法的主要目的、具体措施和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 三、强兵之法 ① 精简军队。 ②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除旧布新,与民更始。 ……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 ……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 重定章程 ……” ——康有为 《 应诏统筹全局折 》 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有关变法的哪三项预备性措施。 大集群臣,诏定国是。 许天下士民上书。 设立制度局 . 这个奏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
比例 钱 36822541 33170630 9940147 30% 绢帛 8745535 7255640 7422768 102% 粮 26943575 30472708 23170223 80% 草 29396113(束) 29250469 24980464 80% 北宋愁眉不展的君主 最后,请你们组总结一下,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其根源是什么。 你觉得要使北宋皇帝愁眉舒展该怎样做
主要措施: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 废藩臵县,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四民平等。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买卖。 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大力促进工业化。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国强兵 实行义务兵役制,强化武士道 (侵略扩张) 培养军事人才,设立军事大学 改革军事机构,直属天皇 扶植军事工业 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暴,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 2)内因: 捐税苛重 、 劳役繁重 、 兵役无止境 ,激起人民的广泛反抗。 【探究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英国人这样记载:“在我第二次( 1833— 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为被征召入伍”。 回答:这则材料反映了阿里改革中哪一方面的什么问题。
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二卷第 70页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牧马(魏晋墓壁砖画) 牵羊的少数民族(魏晋墓壁砖画) 耕牛图(魏晋墓葬壁画) 扬场图(魏晋墓葬壁画) 生产方式农耕化 从魏晋墓葬的壁画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北魏鲜卑族人着装画像 材料反映了北方鲜卑族哪些社会习俗变化。 北魏人出行图 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