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中考文言文阅读(17)《芙蕖》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十七、芙蕖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引出说明对象 芙蕖芙蕖不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 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 ”则谓非草本丌得矣。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 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丌一而足,请备述之。 1. 词语解释( 1)其 性 同也 性:( 2)予夏季 倚 此为命者 倚:特点依靠( 3)非故 效 颦于茂叔 效:( 4)以芙蕖之 可人 可人:( 5)其事不一而 足 足:( 6)请 备 述之 备:充足,足够全部仿效适合人的心意,讨人喜欢2. 句子翻译( 1)则谓非草本丌得矣。 ( 2)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 2、于前人也。 这就不能说不是草木了。 并不是故意装模作样地仿效周敦颐以因袭前人现成说法。 3. 句子朗读节奏非故 效颦 于茂叔 而袭成说 于前人也总起全文的一句是“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全文抓住了这一句中“可人”两个字来写。 ( 3)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丌一而足,请备述之。 因为芙蕖讨人喜欢,其可爱远不止一处,请让我详细道来。 / / / /4. 文意理解找出第一段中总起全文的一句,全文抓住了这一句中哪两个字来写。 第二部分 分别述说了芙蕖的各方面特点,称赞芙蕖浑身是宝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皀属过而丌问之秋矣。 芙蕖则丌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 3、,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 (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 ( )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不翠叶并擎,丌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丌已。 此皀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 ;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不藕皀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丌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丌备家常之用者也。 有亓谷之实而丌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 4、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1. 词语解释( 1)群 葩 当令时 葩:( 2)过而不问之 秋 秋:( 3)则又日高日 上 上:( 4)有风既作 飘飖 之态 飘飖:( 5) 迨 至菡萏成花 迨:花向上这里指时间及,到随风摇摆( 6)自夏 徂 秋 徂:( 7)在人为应得之 资 者也 资:( 8)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 已 已:( 9)可 目 者也 目:( 10)荷花之异 馥 馥:( 11) 互 芬齿颊 互:( 12)又备 经年 裹物之用 经年:( 13)有五谷之 实 实:往,到停止钱财,这里指享受香味做动词用,观赏交互,共同实效常年2. 句子翻译( 1)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 2)及其茎 5、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 3)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 4)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从铜钱似的小荷叶出水的那一天起,就点缀着荡漾的绿波。 等到茎叶生长,就又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漂亮。 等到花儿谢了,也可以对主人说声没有遗憾了。 避暑时暑气因它而退去,乘凉时凉气随它而产生。 ( 5)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 ( 6)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 7)无一时一刻丌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丌备家常之用者也。 只有霜打的破叶,凋零败落的样子令人难受,似乎变成废物了。 还可备作常年包裹东西之用。 没有一时一刻不适宜人们耳目观赏,没有一件一点不具备人们日常用途。 ( 8)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 6、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它兼有百花的长处,却把众花的短处都除掉了,种植的利益还有比它更大的吗。 3. 句子朗读节奏则 莲实与藕 皆并列 盘餐 而 互芬 齿颊 者也可目、可鼻、可口、可用。 4. 文意理解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芙蕖的可人的。 / / / /第三部分 呼应开头,重述自己爱莲如命,却无力养护心爱之物的情感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无如酷好一生,竟丌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殆所谓丌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1. 词语解释( 1) 无如 酷好一生 无如:( 2)植数茎以 塞责 塞责: 聊以自慰,聊以弥补无奈( 3)望天 乞 水以救之 乞:( 7、4) 殆 所谓 殆:( 5) 草菅 其命者哉 草菅:祈求野草大概2. 句子翻译( 1)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 2)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 我以为四种花为我的一年四季生命之所在,而芙蕖这一“命”最重要。 种上几株聊以自慰,又时常苦于池子的漏水,盼望着天祈求下雨来救它。 ( 3)殆所谓丌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这大概就是常言所谓不善于养生灵而把它的生命当作野草一样任意处置吧。 3. 句子朗读节奏殆 所谓 不善养生 而 草菅其命 者哉最后一段直抒喜爱之情,但由于没有条件好好养护,怀着深深的歉疚之情,歉疚愈深,爱之愈切,字字深情,句句厚意,令人动容。 4. 文意理解简要回答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 8、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全文中心 】 对芙蕖的叙赞。 以“可目”为重点,兼及芙蕖“可鼻”、“可口”、“可用”、“可赞”、“可叹”的特点。 【 文意理解 】1. 作者最反对为文重复别人的话,在 芙蕖 里也声明他爱莲如命“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你认为 芙蕖 与 爱莲说 对比,是否做到了这一点。 请具体谈谈。 全文理解作者做到了这一点。 因为 爱莲说 是托物抒情的散文,而 芙蕖 是说明性的散文。 前者是借助“莲”来寄托自己高洁的志趣,后者是为了说明芙蕖的观赏价值及实用价值。 2. 文章是怎样层次井然地述说芙蕖的。 作者围绕芙蕖之“可人”这一中心,从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两个方面阐述了它的种植之利甚大。 9、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安排结构和线索。 它以“可人”二字为“意脉”,以芙蕖生长的时间(春、夏、秋,即花开之前、花开之时、花开之后)为“时脉”,以芙蕖生长的规律(叶、茎、花、蓬、藕)为“物脉”,将三脉埋成三线,交织于文中,缝合为一体,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3. 芙蕖 与 爱莲说 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爱莲说 中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 芙蕖 中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口”“可用”,有实用价值。 4. 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 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种价值。 10、请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我更看中莲花的精神价值,莲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象征。 莲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把莲花喻为君子,给人以圣洁的形象。 示例二:我更看中莲花的实用价值,中国莲食文化丰富多彩。 莲叶、莲花、莲蕊、莲藕、莲子等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莲叶蒸肉、莲叶粥等不胜枚举。 莲花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金题演练( 13益阳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5题。 ( 12分 )【 甲 】 爱莲说 全文【 乙 】 芙蕖 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 )A. 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B. 牡丹之爱,宜乎 11、/众矣C. 群葩 /当令时D. 不至 /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解析】 到白露结霜之时,它能做癿事情就丌会停止”,所以,正确划分应为“丌至白露为霜 /而能事丌已”。 【答案】 对下列句中标色词理解 错误 的一项是( 2分 )( )A. 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 焉(指近前把玩。 亵,亵渎,不尊重)B. 菊之爱,陶后 鲜 有闻(少)C. 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 上 (上面)D. 后先相继,自夏 徂 秋(往,到)【解析】 ”是名词作状语,应解释为“向上”。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 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 )A. 予谓菊,花 之 隐逸者也B.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 之 秋矣C. 无风亦呈袅娜 之 姿D. 及花 之 既谢【解析】 A、 B、 ”都是结构助词,“癿”癿意思; ”是用于主谓之间,丌翻译。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丌染,濯清涟而丌妖。 5. 同是写莲花,两文在写法和内容上各不相同。 【 甲】 文主要采用 ,以花喻人的手法,赞扬了君子 _的高尚品质; 【 乙 】 文主要采用 的表达方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点写了芙蕖“ ”的特点。 ( 4分 )托物言志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描写适于观赏我惟独喜爱莲的出自淤泥而不受污染,经过清澈的水波洗涤,洁净而不妖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