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白肌病内容摘要:

2、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物的侵害;硒又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分,能促使酶活化,发挥分解过氧化物的作用。 如果硒缺乏,则能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和维生素 E 破坏及不饱和脂肪酸的蓄积,最终引起肝、肌肉、脂肪组织发生炎性变化、变性坏死。 一般认为,饲料中适宜含硒量为 1低于 5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病。 此外,饲料中铜、锌、砷、汞、镉等颉颃等元素过多,也能影响硒的吸收,促使发病。 维生素 E 缺乏:维生素 E 也是抗氧化剂,具有保护细胞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作用,其机理是抑制过氧化物的产生。 如果饲料酸败,日粮配比不合理,饲料和饲草由于收割、加工、贮存不当(曝晒、烘烤、霉变、水浸和通风不良等),均可造成维生 3、素 E 缺乏。 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本病具有比较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 其一是有一定的地区性,多发生于低硒地区,如在我国自黑龙江至云南的一条斜行缺硒带。 全国约有 2/3的面积缺硒,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陕西、四川和西藏等地区既属缺硒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在漫长的冬季又缺少青绿饲料,极易发生本病;其二是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10 月到 4 月),在此期间气候寒冷,富含维生素的青绿饲料严重缺乏,加上又值禽的繁殖、孵化旺季,因此导致幼龇禽发病多;其三是本病多呈群体性发生,但无传染性。 其四是禽均有发生,雏火鸡、雏鸵鸟和雏鸡发病较多见。 (2)临床特征本病的特征是骨骼肌、心肌发生炎性变性 4、坏死,肝炎和脂肪组织炎(脂肪肝、黄脂肪病),由此而出现衰弱、运动障碍、黄染和消化系统机能紊乱等症状。 最后多数衰竭死亡。 雏幼鸵鸟病例出现全身软弱无力,头下垂,颈斜曲,贫血,腿、胸部肌肉萎缩,站立不稳甚至卧地不起,有的步态强拘,羽毛蓬乱,精神沉郁。 多数出现拉稀便或呈水样。 育成鸟偶有发生,成鸟很少发生。 (3)剖检特征渗出性素质病例可见胸腹部皮下水肿,有的腿根部和翅根部也有水肿,水肿部有淡黄绿色的胶样渗出物或淡黄绿色的纤维蛋白物。 颈、腹及腰内侧有郁血斑。 肌营养不良病例的主要病变在骨骼肌、心肌、肝脏和胰脏,其次是肾脏和脑。 病变部肌肉变性、色淡、似煮肉样,肌纤维疏松,呈黄白色、灰黄色点状、条状或片状,质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