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配种注意事项内容摘要:

2、期复配和异期复配两种。 在一个发情周期里连续 1 天或间隔两天交配两次(1+1 或 1+2),称为同期复配。 在两个以上的发情周期里进行两次以上的交配,称为异期复配。 异期复配可分为:两个发情周期两次配种,即在前一个周期初配,间隔 79 天后再复配一次(1+7 或 1+9),两个周期三次交配(1+7+1 或 l+8+1)。 采用 1+7+1 或 1+8、1+1 的配种方式效果较好。 3 月 1 日开始配种,在 3 月 7 日以前已发情的母貂只初配 1 次,待下次发情时再配 1 次或配 2 次,称为 1+7+1或 1+8 的配种方式;而到 3 月 8 日后才发情的母貂,则采用连日或隔日连续复配称为 1+1 3、 或 1+2 的配种方式。 由于母貂交配后出现 56 天的排卵不应期,因此,应在初配后的 12 天或710 天进行复配,不应该在初配后的 36 天内复配。 凡是被公貂爬跨而未达成交配的母貂,应尽量在两天内达成交配,在 2 天内仍未达成交配,可等下一次发情剧期到来时再放对交配。 3发情鉴定以水貂的外生殖器官的变化为主,还结合放对试情、阴道黏液涂片显微镜细胞学检查、观察动物活动表现等。 (1)外生殖器官的变化:公貂睾丸发育成熟者,睾丸明显增大,且睾丸囊疏松下垂。 发情母貂依其阴门肿胀程度、色泽、阴门的形状以及黏液变化情况分为三期。 1)发情前期:母貂的阴毛略微分开,阴唇稍开,轻度充血肿胀,呈淡粉红色。 2)发情 5、上皮细胞或角化细胞崩溃而形成碎片呈菱形或船形;发情后期可见无核角质化细胞迅速减少、崩解并出现少量的白血球。 (5)观察活动表现:公貂食欲下降,不时发出“咕咕”叫声。 母貂发情时频繁出入小室,尿液呈绿色,有时在笼底爬行,磨蹭阴部。 4放对和配种初配阶段放对时间一般在早饲后 051 小时进行;复配阶段,放对时间为上午 69 时,下午为 4 时,上、下午都是先放对后喂饲。 放对方法:将母貂抓至公貂笼门前,来回逗引,如果公貂有求偶表现,发出“咕咕”叫声,即打开笼门,将母貂头颈部送入笼内,待公貂叼住母貂颈背部后,将母貂顺手放于公貂腹下,关好211 水貂的交配笼门,让其交配。 如果公貂与母貂有敌对表现,立即分开,另 6、换一只公貂或停放一天。 发情好的母貂,多半在被公貂叼住颈部时很快把尾巴翘向一侧,如果能观察到母貂抬尾还能听到顺耳叫声,一般能达成交配。 公貂射精是断续性射精,交配时间一般为 4050 分钟,有的长达 23 小时。 交配时间长短与产仔多少相关性不大,只要交配时间达 10 分钟以上者都有效。 5公貂的培驯和利用在正常情况下公貂利用率应达到 90以上,如果低于 70,当年配种工作会受到影响。 在临近配种前的 710 日内,对所有公貂进行异性刺激,以促使公貂早期参加配种。 配种开始时,培驯重点应放在幼龄公貂,先把发情好、性情温顺的经产母貂与初配公貂放于一个笼内,使其配成第一只,第二天继续配另一只。 在配种期公貂一般能配 10,多者达 25 次。 初期每天每只公貂只配 1 次,连续配 34 天休息一天;复配期一天可配 2 次,两次间隔 45 小时,连续两天交配 34 次者,休息 1 天。 对于在 3 月 还不发情的母貂,可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70 国际单位只,注射后在 49 天内可以放对交配。 在配种前、后期不可乱用各种激素催情,更不能无规律地延长或缩短光照时间,以免造成大批空怀。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