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鼠的疾病防治内容摘要:
2、料是否有外源污染的可能,原来未吃完的精饲料不用,更换新鲜饲料,并高温灭菌后(待凉)再拌药投喂。 对工具、食具、窝笼及地面严格消毒,消毒药可用来苏尔、漂白粉、高锰酸钾、石灰乳、强力灭菌剂,并增加场内空气对流,保证饮水清洁。 二、副伤寒(沙门氏菌病)1 症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别是 68 月易感染。 该病主要症状是发烧,下痢,粪便恶臭,死后解剖脾脏肿大 58 倍,脾脏呈暗红色。 2 防治:分析水源,清除原有未吃完的可疑饲料,保证供给营养全面、适口性强的饲料。 对病情严重者,先用青霉素 升肌注,也可服痢特灵或氯霉素、四环素、金素霉等(碾碎后对水灌服)。 对全群麝鼠在精料中拌入上述药一种投喂,连喂 3 天。 隔离病鼠,单独治疗。 三、球虫病该病一旦暴发,也会带来损失,故每年应灭球虫 4 次。 特别是种鼠到场后要灭一次球虫,此后每年 4 次。 可用克球粉、氯苯胍、宝塔糖、中成药“球虫王”等,使用时按说明用量拌入精料中饲喂。 肠道寄生虫不仅有球虫,还有一些连专业化验部门的专家都叫不上名的寄生虫。 所以清除杀灭各种肠道寄生虫尤显重要。 专利查询。麝鼠的疾病防治
相关推荐
2、出现个别蝌蚪死亡现象时,要控制投饵。 2、投饵方式:饵料台、全池匀洒 3、投饵时间、次数和数量,因地、因时、因蝌蚪等情况而异。 孵化后 3龄的蝌蚪是投饵的开始时间。 投饵次数一般为每天 1,上午 9,下午4。 4、投饵量每 1 万尾蝌蚪每日投饵量为:5龄投入草履虫培养液 5升,或蛋黄 1加水 1克制成的过滤悬浮液;11龄投入活蚤类或配合饵料 克;30 日龄后投入配合饵料 2.克。
2、养蛇投资回报率极高。 一、人工孵化蛇蛋的人工孵化,是实现工厂化养殖的前提。 传统的模仿野外生态环境饲养的人工养蛇场,因无法实现蛇类的自繁自养,所以只能依靠从野外捕捉回来的种蛇进行交配、繁殖。 野生蛇类的生育基本是“自生自灭”,绝无“优生意识”,要使其“优生”,唯一办法就是进行蛇蛋的人工孵化。 大东洋蛇类研究中心经过多年实验,独自设计了一套孵化器,采用温湿控技术,控制温度湿度
2、 50 克、复合维生素 b 三片和土霉素五片研末拌匀,调成稠糊状即可。 根据蛇的营养需要,人工配制的蛇饵料,要求粗蛋白含量大于 19%、粗纤维含量小于 钙含量大于 磷含量大于 其他无机盐含量小于 4%、维生素 a 为 3500 国际单位/千克、维生素 440 国际单位/千克、水分小于 62%,再补充其他微量成分,对促进蛇的生长发育有益。 饲料原料主要包括:畜禽及其他动物肉、麦麸、鱼粉、血粉
2、几分钟后动物中毒或死亡时,再从容不迫地找寻食饵的头部,从头部开始,但也有从咬获部位开始吞食的情况,如虎斑蛇、赤链蛇等。 个别蛇吃“腐”食。 绝大多数的蛇类只捕食活的小动物,对已死动物是不予理睬的。 仅有个别蛇类除正常的吞吃活体动物外,还喜欢吞食“腐臭”的动物尸体,如赤链蛇。 但人工养殖情况下,是不赞成让蛇吃“腐”食的,以防引发肠炎。 因环境而“择”食。 同种蛇类因所处的区域环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