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化养蚕新技术(5)内容摘要:

2、,上盖石棉瓦并加固。 棚内地面抬高 10 厘米,压实后铺 1 层塑料薄膜,再铺 10 厘米厚的土踏实。 在棚顶最高处均匀设置 4 个直径 30 厘米、高 50 厘米的通气孔,在中间两排气孔上各安 1 个换气扇。 在棚中间建地火龙,主要用于晚秋蚕加温。 在棚四周设排水沟。 在棚边建 3 米4 米的附房 1 间。 在棚外建长宽各 、高 的水泥消毒池 1 个。 蚕 4 龄第 2 天进棚,养蚕前进行严格消毒。 养蚕中严格淘汰病弱小蚕,每龄进行 1 次熏烟消毒,每天撒石灰,厚度必须隔离开蚕沙。 养蚕结束后结合除沙对棚地面换土。 气温低时可采用地火龙加温;温度高时可在棚顶上喷新井水或用藤本植物覆盖遮阳;湿度大时可开启通风口和 3、排气扇,晚秋可用柴草熏烟进行加温排湿、消毒,并注意防治蚂蚁。 四、上簇的省力化上簇省力化的关键是熟蚕整齐。 一是大眠提青分批,将各批蚕分开饲养,以利于管理。 二是蚕儿见熟 5%左右时进行并蚕。 一般将蚕座上的蚕密度增加 1 倍左右,添食蜕皮激素(1 支蜕皮激素加水 2 公斤),使蚕儿老熟一致。 在添食蜕皮激素后的第 2 天上午,大批蚕儿成熟后,在蚕座上薄摊几片桑叶,然后在叶面上加薄膜网,未熟蚕可在网下继续吃叶,熟蚕则很快爬上网面。 将方格簇挂在上簇架上(注意:方格簇刚好接触蚕座为宜,如果方格簇离蚕座距离大,不利蚕爬簇),或将方格簇横向平放到蚕座上,让熟蚕自动爬上簇具。 60 条时,即将方格簇挂到室外上簇架或 4、自动回转架上。 室外预上簇的蚕室外预挂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 12 小时,绝对不能过夜,也不宜挂在强太阳光下。 宜挂在弄堂、走廊、树阴下等阴凉处。 同时及时清除簇室里的蚕沙,清理干净后,将室外方格簇移入室内做茧。 簇室中温度以 24为宜,湿度以 70%75%为好。 要根据天气合理开门、窗通风排湿。 在闷热多湿季节,簇室应使用电风扇、换气扇。 簇片之间距离 10 厘米以上,簇片离地架空 50 厘米以上。 蚕上簇后第 2 天到第 4 天不翻簇、不搬动簇具,并保持簇室安静和光线均匀。 总之,省力化养蚕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的养蚕方式,不能生搬硬套。 在养蚕开始前,认真分析当地的气象、土壤和人员的情况,请教有养蚕经验的蚕农或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最佳的养蚕方式。 同时,要注意不管采用何种养蚕方式,都要注意认真消毒,做好蚕病的预防,才能使蚕高产、优质和稳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