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编版内容摘要: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 ),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八、电压 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电源;二是电路是通路。 电压用字母 U 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伏特,简称伏, 符号是 V。 常用单位有千伏( KV)和毫伏( mV)。 1KV = 103V=106mV。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 2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36V。 电压表的使用: 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 C、根据被测电路的选择适当的量程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值时,先用大量程试触 )。 电压表的 读数方法: 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 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 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 3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V; 0~ 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V。 ) 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并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节电池的电压。 九、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实验步骤: A、提出问题; B、猜想或假设; C、设计实验; D、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E、评价交流( D 和 E 可以合为得出结论)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 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 十、电阻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 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 R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有千欧( KΩ)和兆欧( MΩ), 1MΩ =103KΩ =106Ω。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 0 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叫做变阻器。 常用的有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作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进而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还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 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控电 路串联。 十一、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 1826 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 I=U/R ,变形公式有: U=IR , R=U/I 欧姆定律使用注意: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 A,电压用 V,电阻用Ω;不能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 I=U/R 可知,因为电阻 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 R=R1+R2+…… +Rn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大) 并联: 1/R=1/R1+1/R2+…… +1/Rn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阻值都小) n 个阻值为 r 的电阻串联则 R 总 =nr; n 个阻值为 r 的电阻并联则 R 总 =r/n 十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U/R 的变形 R=U/I 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电路图如右图: 测量时注意: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 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 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小一点。 会用电压表或导线判断断路的位置。 十三、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对人体安全的电 压应该不高于 36V,因为根据欧姆定律 I=U/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小,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 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高近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 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十四、电能 电能可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电能用 W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kW h),又叫“度”,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 J),简称焦。 1kW•h= 106J。 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几个重要参数:“ 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 10( 20) 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 10A,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 20A;“ 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 50 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25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 2500 转。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也就是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 W 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 J),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kW•h)。 十五、电功率 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 P 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 W。 常用单位有千瓦( kW)。 1kW = 103W。 电功率的定义为:用电器在 1秒内消耗的电能。 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W/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 1)、电功率用瓦( W),电能用焦耳( J),时间用秒( S);( 2)、电功率用千瓦( kW),电能用千瓦时( kW•h,度),时间用小时( h)。 1 千瓦时是功率为 1kW 的用电器使用 1h所消耗的电能。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IU 单位:电功率用瓦( W),电流用安( 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