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医院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8 月 降水 270 毫米左右,占年降水量的 65%以上。 全年降水相对变率为 %。 年平均湿度为 40–60%,最大为 64%,最小为 45%。 XX 晴天日数多,大气透明度好。 年日照时数为 2800–3100 小时,年平均辐射量约 131 千卡 /平方厘米,一年当中 12 月最小,约 6 千卡 /平方厘米, 5 月最大约 16 千卡 /平方厘米。 光合有效辐射率为 43%。 XX 年平均风速 3 米 /秒, 7–8 月份大风日数平均为 31 天,大风常伴随沙尘。 年内平均风速以 4 月份最大,一般为 米 /秒, 6 月份最小为 米 /秒。 社会经济环境 行政区划概述 20xx 年撤并乡镇后,全市设 2 乡、 5 镇、 5 个街道办事处,即:隆盛庄镇、红砂坝镇、巨宝庄镇、黑土台镇、三义泉镇、官屯堡乡、浑源夭乡、旧城区办事处、新城区办事处、工业区办事处、北城区办事处、南城区办事处。 有 91 个行政村、 348 个村民小组、 30 个社区居委会。 交通 : XX 交通便利。 铁路有 京包线 、大(同)准(准格尔)电气化铁路横贯市区,公路有 208 国道 、呼阳省级公路纵横全市。 XX 市距呼和浩特飞机场 170 公里,距大同机场 70 公里,距首都机场 400 公里。 全市公路货运量 万吨,客运量 121 万人次;货运周转量 28498 万吨,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完成市乡村道路新改建里程 176 公里。 打通了不同公路的行政村 9 个,好路率达 %。 20 通讯 邮电业务总量 万元,城市 电话用户 38908 户,其中 住宅电话18480 户,移动电话用户 2 万户。 全市电信网络覆盖面积达到 90%。 能源 XX 是华北地区的重要电力能源基地,能源充裕, XX 电厂装机容 量120 万千瓦,丰电三期 120 万千瓦扩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市区有 万、11 万、 22 万变电站各一座,有四条工业专线,总投资 亿元,通过市境内 12 条,共 231 公里的输电线路正在加紧施工,同时,新建 50 万伏变电站正在紧张的建设中。 新建项目的选择,完全可以保证建筑用电和将来用电。 供水 市区内已形成完整城镇供水系统,地下水源充足,水质属低矿化度的重碳酸水,拟建项目基本是生活用水,完全可以满足正常需要。 供暖:按照城镇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城区内将全部采取集中供暖,所以完全可以满足供热要求。 且能够达到温度 要求。 施工条件 本项目位于新丰大街北侧,给水、排水、道路、电力设施,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场址地质条件良好,无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施工条件较好,可满足施工要求。 场址评价 场地区域现地形较平坦,场地自然边坡稳定,属简单地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场地内不存在构造断裂等影响建筑物安全性的不良工程地 21 质作用,且周围没有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和贮存场所。 本项目交通方便,疾病患者就医方便,环境安静、设施齐全,并可充分利用城市内基础设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选址要求。 场址自然地理、 工程地质、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条件能满足新建施工的各项需要。 22 第四章 建筑及配套工程方案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以及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 依据规划要求,将内蒙古 XX 市 XX 医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民族和时代地区特色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规模适宜、装备适度、运行经济、安全卫生的综合医院,提升整体建设水平。 本项目充分考虑该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区位特点和景观特征,体现现代化新院区的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 把提高医疗事业发展和改革相结合,适应群众的要求及医疗设施的发展和 变化。 组织便捷的交通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和现代化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空间景观,做好绿化及景观的布局。 充分考虑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各单体建筑物体现简洁大方和现代化气息的建筑理念。 建筑设计原则 本项目的建设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这是本项目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本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适应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本项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方便患者的原则,在满足各 项功能需要 23 的同时,注意改善患者的就医条件和员工的工作条件,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规模适宜、装备适度、运行经济、安全卫生。 本项目必须符合所在地区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并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本项目应对院区进行总体规划,根据需要和投资可能,一次或分期实施,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本项目规划布局与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建筑布局合理、节约用地; ( 2)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 3)功能分区明 确,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 4)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采光和院区绿化应达到相关标准,提供良好的医疗和工作环境; ( 5)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医院建筑可适当集中布置; ( 6)应配套建设充足的停车设施。 ( 7)改扩建综合医院的绿地率不应低于 30%。 本项目应贯彻安全、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建筑标准应根据该地区的经济条件合理确定。 本项目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应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体现清 新、典雅、朴素的行业特点。 设计依据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 JGJ4988 及 20xx 年征求意见稿); 24 《中国医院建设指南》(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xx);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xx);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20xx 年修订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xx);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RFJ1095) ; 《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xx);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GJJ2789);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1993);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JG6489); 《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GB5020794);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将先进的经验与区域内实际情况相结合,符合医疗建筑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充分考虑医院远近期发展的需要,在实现医院园林化、花园化的建设目标前提下,节约利用土地,为医院规模的扩大留有余地; 符 合时代发展精神,以超前意识、高起点为设计的指导思想。 为病人创造一个优美、方便、舒适的就诊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坚持现代化医院“以人为本的设计特点”,主要医疗用房相对集中布局,最大限度的缩短病人诊疗路程,同时提高医院内部工作效率; 25 在贯彻主要医疗用房集中设置的原则的同时,各主要用房要有自然采光和通风的条件,既节约能源又创造良好的使用条件; 合理布置医疗用房各个部分的流程关系,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同时结合现代医疗流程的要求,合理组织不同人流、物流,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提供有利条件; 综合考虑动力中心及主要设备管线的走向与主要医疗用房的布局关系,保证医院日常运转的经济、高效和合理; 建筑群体应具韵律感,建筑风格上体现简洁、大方并具现代感的设计风格。 设计目标 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环境,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环境。 建筑群体形态适度,处理好集中与分散、体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开合关系,保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生态渗透。 注重建筑细节的“以人为本”设计原则。 空间设施的设计以患者的需求为标准,以医护人员的关怀为中心,确保空间环境舒适、安全。 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 基于“三 节” —— 节地、节能、节俭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为医院将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 医疗城市空间的设计原则,注重内部空间结构的明晰性和逻辑性。 内部医疗流线组织基于“医院街”的空间架构展开,科学地解决好人流、物流的组织,各功能区之间保证全天候、无障碍通行。 注重第五立面的设计。 把复杂的屋顶设备与屋顶绿化统一起来,既强化建筑的整体造型,也加强了建筑通风和防热效果,同时也为今后的扩建预留空间。 26 适应性设计原则。 功能区内的建筑空间采用标准化建筑设计方法,满足医院专业功能的灵活性和互换性。 总体规划 和功能分区 立足于现代医院的就医特点,将整体医院规划为新建院区以和发展用地,这样总体分区明确,使新建院区和发展用地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 新建院区采用标准的网格模数化的 block 形式,采用“医院街”将门急诊和住院有机联系在一起,可以根据未来的发展灵活置换功能,并考虑医技的发展是医院发展的核心,使之成为医院功能的中心和重心以及院区的核心。 构建科学合理、可生长型的院区结构,同时线型功能布局有使得医务人员、患者和探访者等各种流线点、线、面衔接,形成全院功能的有机衔接,树立新的医院形象的同时,注意与老建筑的协调,使医 院展现出新的活力,并为医院的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 建筑工程方案 建筑艺术与风格及特征 建筑艺术与风格 本项目建筑艺术风格采用现代的设计表现手法,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以简洁、明快、大空间的设计手法,传达现代建筑的信息,总体形象是水平延伸和向上伸展的长方体的组合,建筑体量是鲜明的几何体组合,表现出了整体的单纯特征,直接反映出了门急诊、住院和医技等几个功能组团,使其具有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立面造型新颖独特、色彩清新典雅的现代建筑风格特点。 建筑中丰富的院落空间,创造出了宜人的环境氛围,在院区内 部用大面积绿化加以点缀,使建筑物和花草树木相得益彰,形成 27 一个视觉通畅、交通便利的花园庭院式医院环境,形成了特有的温暖、细腻的视觉效果,充分地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 建筑特征 适宜的规模、建筑的简洁、鲜明的形体特征和人性化的立面造型以及高低错落有致、空间序列明确、功能分区合理的建筑特征,充分体现在内蒙古 XX 市 XX 医院建设工程的总体规划及单体建筑之中,项目具体主要特征详见表。 建筑功能设置 新建项目功能通过“医院街”将门诊楼和病房楼联结为一个整体,根据 《中国医院建设指南》,“医院街”的布局特点有利于可持续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医院街”的设计理念为现代化医院迅速发展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条件,其脊骨式为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机动灵活的空间布局,门急诊院各部门以直线相连,是最短和集中布局的连接方式;其次“医院街”适应现代医疗技术发展迅猛的特点,将动力设备、医用气送管道以及所有的物流、信息流管线均通过各层的天花吊顶经水平与垂直管孔至各部门,既可节约管线的长度,减少日常运转费用,又一改以往管道在院内纵横架设的杂乱现象;第三“医院街”的布局有利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医疗建筑的建设来说,均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改变对内外部功能布局的初衷,可沿着“医院街”这一交通要道,分期分批逐步添建而又不致搅乱整个医院的总体规划,会为医院的改扩建带来极大的灵活性与主动性。 建筑无障碍设计 为方便残疾人及年老体弱患者,建筑设计符合无障碍要求。 28 ( 1)主入口处无台阶,所有出入口处铺设无障碍坡道,坡度小于 5%; ( 2)供患者使用的电梯均为无障碍电梯; ( 3)公共服务区卫生间设残疾人专用厕位; ( 4)停车场地面设五处残疾人车位; 建筑工程做法 建筑工程做法 一览表 工程项目 工程做法 备注 建 筑 构 造 及 工 程 做 法 墙体 地上框架结构外墙填充墙选用 300厚陶粒砼空心砌块 ,其它内隔墙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分别采用 200 厚石膏空心砌块和 100厚轻钢龙骨石膏板轻质墙。 地面 810厚铺防滑地板砖,干水泥擦缝;(或铺彩色 PVC地板) 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20厚 1: 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刷素水泥浆一道; 60厚 C15混凝土; 100厚聚苯板; 150厚卵石灌 ; 素土夯实。 门诊和住院大厅铺大理石 楼面 810厚铺大理石楼面,干水泥擦缝;(或铺彩色 PVC地板) 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20厚 1: 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20厚 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屋面 4mm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 SBS)防水层; 40mm厚 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1: 6水泥焦渣 2%找坡,最薄处 30 厚或结构找坡; 10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 钢筋混凝土基层。内蒙古某医院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