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脯的加工技术内容摘要: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杏脯的加工技术工艺流程:选料切半去核浸硫护色糖渍锅煮烘制成品。 (一)选料。 挑选肉厚质硬、皮色橙黄、新鲜饱满、风味正常、无霉烂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果实为原料。 (二)切半去核。 将洗净后的杏用力沿果缝处对切成半,挖去果核。 (三)浸硫护色。 对切成半的杏称为杏碗,因杏中单宁物质易氧化变成褐色,所以应将杏碗立即投入 亚硝酸钠溶液中,约半小时后捞出浸糖。 (四)糖溃锅煮:杏水分较多,细胞壁薄且组织细密。 在锅煮时,糖液难于渗入果实内,故需采用多次浸煮法。 用砂糖配制浓度分别为 40%、50%、70%的糖液,温度为 80。 将浸硫后的杏碗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再煮 1 分钟、3 分钟、15 分钟,并将糖液与杏一起倒入缸内分别浸渍 24 小时。 且每次浸糖时加入微量的亚硫酸钠。 (五)烘制。 将经过三次浸糖后的杏碗捞出。 控净表面糖液,将杏碗碗心向上摆放均匀。 温度 65,烘制 14 小时后使其果肉不粘手,有弹性,即为成品。 (六)产品要求。 (1)感观指标:色泽桔黄、组织饱满、果片完整、形状扁圆、质地透明、味甜略酸、果脯具有原果风味。 (2)理化指标。 总糖 68%以上,还原糖 60%,水 18%以下,硫不超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