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xx档案馆馆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900 200~ 500 办公室用房 400~ 600 200~ 400 100~ 200 附属用房 400~ 600 200~ 400 100~ 200 总计 4600~ 6800 2600~ 4600 1200~ 2600 注:表列各类用房指标分配见附录三,使用系数为。 结合辖区及 XX档案馆实际情况,本项目解决档案馆馆舍问题,确定建设规模为: 新建档案馆馆舍,建筑面积为 3302 平方米。 各功能用房具体面积如下: 馆库用房 1158平方米,对外服务用房 800平方米,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 800平 方米,办公用房 400平方米,附属用房 400平方米。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征地面积: 13334 平方米; 建筑占地总面积 :700 平方米。 第 22 页 共 61 页 22 总建筑面积 :3302 平方米。 层数: 4 层;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绿化率: 36﹪ (结合整个档案馆院区远期规划计算) 第四章 项目建设选址 第一节 项目 场址现状 一、地理位置与地点 XX 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 东与武汉市黄陂区接壤,西接云梦县、安陆市,南邻孝南区,北靠大悟县、广水市。 地跨东经 113176。 45′~ 114176。 15′,北纬 31176。 02′~31176。 46′。 东西宽 37公里,南北长 45公里,国土总面积 1217平方公里,占 XX市国土总面积的 %,占湖北省国土总面积的 %。 现辖花园镇、邹岗镇、小河镇、白沙镇、王店镇、卫店镇、周巷镇、丰山镇、陡山乡、季店乡、花西乡、小悟乡共 12个乡镇和 1个县经济开发区,共有 443 个行政村, 5 个居委会, 3475 个村民小组,全县人口 65万。 档案馆馆舍拟在 XX县 XX线 XX村建设, 紧邻 XX线,该地域地势平坦,适宜于项目建设。 第二节 场址建设条件 第 23 页 共 61 页 23 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地形、地貌 XX 县地处江汉平原北东边缘,居汉江下游湖北中部,紧邻省城武汉。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东南部为陇岗丘陵,中部、北部和西部皆为平原。 海拨多在 2226米之间,最高为 203米,最低为。 地质属沉积性粘土,是长江洪水多次泛滥和江汉三角洲不断延伸扩大而形成的湖泊冲击平原。 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5001120xx( 20xx 年版)之规定,XX县属于非抗震设防区。 二、气候条件 XX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一年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光、热、水”同季反映的特点。 春季 寒潮活动频繁,气温骤升骤降,晴雨间变,春末夏初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风向多变;夏季常有“梅雨”,一般是 6 月中旬进入梅雨季节, 7 月中旬出梅,出梅后常常出现高温干旱,同时盛刮偏南风(南洋风),因而容易导致旱涝灾害;秋季晴多雨少,秋寒开始侵袭。 深秋有秋高气爽的“小阳春”天气;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少雨,常有冰凌冻害出现。 全年日照时数为 小时,每日平均在~ 小时之间,由于云雾的遮蔽,全年实有日照时间为 2150小时左右。 XX年平均气温 ℃,年变化形成一个单峰型,即一年之中, 第 24 页 共 61 页 24 一月最冷,月平均 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 1991年 12月 28日);七月最热,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 1967年 8 月 9 日)。 平均气温年较差为 ℃,极端气温年较差 ℃。 气温日变化的一般特征是,最高温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般在 7℃~ 10℃之间变化。 XX年平均降水量在 1130mm 左右。 降雨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据 1957~ 20xx 年花园雨量站统计资料分析,一般春季( 3~ 5月)雨量平均 ,占年降雨量的 %;夏季( 6~ 8 月)雨量平均 ,占年降雨量的 %;秋季( 9~ 10 月)降雨量平均 mm,占年降雨量的 %;冬季( 12~ 2月)雨量平均,占年降雨量的 %。 年降水量超过 1500 mm 的年份有 6年( 196 196 1980、 198 198 1996),其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年份是 1996( ),降雨量最大的月份是 1969 年 6 月( ),降水量最大日是 1960 年 6 月 25日( );年降雨量低于 800mm 的年份有 5 年( 196 197 198 198 20xx年),其中年降水量最低的年份是 20xx年( )。 XX 风向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 冬、春、秋三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 米 /秒。 最大风速因地形的影响差异较大,部分地区风速可达 27米 /秒(相当于 10级大风),全县大于 8 级以上的大风,年平均出现 14 天左右。 寒露风一般出现在每年的 10月份。 据 1993~ 20xx 年气象资料分析,年无霜日最短为 193 天,最 第 25 页 共 61 页 25 长达 286天。 平均无霜期为 24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 %。 初霜期一般在 11月中旬,终霜期一般在 3 月中旬。 XX气候有利于项 目的建设。 三、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XX县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近年来,全县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8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围绕“两纵两横一大四小五循环”的交通网络,已完成了 氵 不河大桥、京珠联络线等重点工程,新建和改造了一批乡村公路,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加大了电力、通讯网络建设力度,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启动了城区电网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了一批电信、移动基础设施,供电范围和移动信号覆盖 XX城乡,邮政开办了各种新业务,现代信息网络发 展迅速。 四、交通运输条件 XX 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 东与武汉市黄陂区接壤,西接云梦县、安陆市,南邻孝南区,北靠大悟县、广水市。 东距黄陂 77公里,南离 XX45公里,西隔安陆 30公里,北靠大悟 58 公里,广水 60 公里。 城区交通条件优越,京广铁路贯穿城区南北,安卫铁路在城区北部城线而过, 107国道,特别是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安大公路横穿东西,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良好的交通条件为横向联合和对外开放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本项目可利用现有公路,材料运输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直达工地。 材料运输均采用 汽车运输。 五、 施工条件 第 26 页 共 61 页 26 该项目 拟在 XX县 XX线 XX村建设, 紧邻 XX线,经现场勘察,建设场地可以满足施工需要;水、电供应充足;附近有城市下水道,排水方便;拟建场地外是市区主要交通道路,运输方便,建设便利。 第三节 场址推荐方案 一、选址原则 档案馆馆舍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区; 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设在有污染腐蚀性气体源的下风向; 应选择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区; 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 二、场址推荐 该项目拟在 XX县 XX线 XX村建设, 紧邻 XX线, 交通便利。 符合以上选址原则。 经现场勘察,建设场地可以满足施工需要;水、电供应充足;附近有城市下水道,排水方便;拟建场地外是市区主要交通道路,运输方便,建设便利。 符合建设要求。 三、拟选场址技术经济指标 第 27 页 共 61 页 27 拟选场址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建址经济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1 总征地面积 20 亩 2 建址地貌特征 有障碍物,场地经平整后可符合要求 3 工程地质 较好 4 交通运输条件 在城区,运输方便 5 供水 用该市自来水 6 排水 用市政公共管道排水 7 供电 稳定充足 8 生活、福利设施条件 距市区商业网点、文教区及其他公共设施较近 9 周围环境及相互影响 无明显不利影响 第 28 页 共 61 页 28 第五章 工程总体方案 一、总体方案原则 遵守国家经济建设和档案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从该市市情出发,既要满足档案保管工作的需要,又要适当考虑社会发展对档案保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庄重实用,适度超前。 符合国家有关工程 建设强制性条文所规定的内容。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二、规划布局 档案馆馆舍的总平面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档案馆宜独立建设。 县级档案馆可与其他功能相近的文化项目联合建设,但应有独立的管理区域; 档案馆建筑应根据功能要求和工作流程合理布局,做到基本功能完备、流程便捷; 档案馆建筑用地应根据建筑要求,合理确定总平面规划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应节约使用土地,并优先利用社会公共资源; 档案馆建筑按照功能分为库房区、对外服务区、业务技术区、 第 29 页 共 61 页 29 办公区和附属用房区。 库房区应相对独立。 对外服务区宜设置专用出入口; 档案馆对外服务区、业务技术区、办公区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 锅炉房、变配电室等可能危及档案安全的用房,在布局中应与库房区保持安全距离; 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和绿化用地等室外用地应统筹安排; 馆区内的道路应与城市道路或公路连接,符合消防和疏散要求并便于档案的运送、装卸; 档案馆室内外均应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 一 20xx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标识指示系统清晰明确; lO、档案 馆对外服务的车库 (场 )建设应符合当地规划条件的要求,宜将车库 (场 )设置于地下。 第 30 页 共 61 页 30 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 一、设计原则 采用适合实际情况的工艺、设备和材料,节约能源。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本设计方案在技术上满足相应国家建筑、结构技术规范 、标 准。 二、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依据 ①《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xx ②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25— 20xx ③《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xx ④《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20xx ⑤ 甲方提供的现状地形图及电子文档; ⑥ 国家、地方有关规范、条例和规定; ⑦ 甲方对该工程的设计需求及委托设计要求任务。 结构设计依据 ①《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xx 第 31 页 共 61 页 31 ②《建筑结构制图统一标准》 GB/T 5010520xx ③《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xx( 20xx年版) ④《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xx 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xx 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xx 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xx( 20xx年版) ⑧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xx( 20xx年版) 三、馆舍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馆舍建筑设计参照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25— 20xx、《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 20xx。 该馆舍为 4 层框架结构。 本建筑物高度在 24米以下,为多层建筑。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与用途,拟采用框架结构。 楼面结构为钢筋砼梁板体系。 本工程结构材料为钢筋砼,砼强度等级 :现浇混凝土楼盖为 C25,砼梁柱 C30。 钢筋级别 I 级 (fy=210N/mm2),Ⅱ级 (fy=310N/mm2),填充墙及内间隔墙体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桨 MU5。 建筑的使用年限为50 年,建筑物的防火等级为二级,各构件的耐火极限均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xx 表 条执行。 建筑材料和预制构件的强度等级、 型号、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山西xx档案馆馆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