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生院 病 床 已经日显 紧张 ,病房 明 显不足,病 人怨声载道。 再有,卫生院处于街心位置,由于街道狭窄,经常堵车, 影响急救车出入的事件经常发生。 要真正发挥中心卫生院的职能作用,凭目前条件,是远远不够的。 若一旦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非典”、“鼠疫”等传染性疾病,要想就地隔离治疗,谈何容易 !还有全镇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召开职工会议,连一个像样的地点也没有。 为进一步缓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局面,充分发挥中心卫生院的地段职能作用, 迁建 XX 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势在必行,这也是符合中央有关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该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强农村中心卫生院的基础设施 建设,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和中心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条件,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经济有效的医疗保健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为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患病就地就诊治 疗,早日康复的要求, XX 中心卫生院 迁 建 建 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XX县 XX中心卫生院 医用 综合楼 迁 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第三章 就医市场分析 就医市场分析 根据统计, XX 中心卫生院 20xx 年就医门诊人次为 18000 人次, 住 院人数为 550 人 次 ; 20xx 年就医门诊人次为 25000 人次,住 院人 数 为 850 人 次 ; 20xx 年 1— 10 月份 就医门诊人次为 27000人次, 住 院人 数 为 1080 人 次。 XX 中心卫生院门诊人 次 、住院人 次 逐年递增,年均增幅较大。 这主要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镇中心卫生院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狠抓行风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把 经济、社会效益有效地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针对农村应住院而处于经济困难,非贫困户由于医疗花费而落人贫困线、低收入群体因小病不治拖成大病的实际,将加大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大病统筹医疗等措施,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据分析, XX 中心卫生院辐射片区人口 6 万多 人,除重大、疑难病情到州、县医院治疗外,患者一般就地就诊,看病人数按 20%40%计算,看病人次按看病人数每年 2— 3 次计, 20xx 年区域及周边看病人次将达到 45000 多 人次。 XX县 XX中心卫生院 医用 综合楼 迁 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第四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位置 XX中心卫生 院 迁建 项目 的位置在 XX州府 — 马关县的交通干线旁,交通便利。 占地面积 4400 平方米,是现在卫生院 占地面积的四倍,便于卫生院的长远发展 发展 规划 ; 与卫生院的职工住宿区在一起,方便职工上下班 以 及 卫生院工作 安排 的协调 ; 更能以在建而且即将竣工的医技综合楼融为一体 , (祥见 XX 中心 卫生院项目建设 规划和 平面 布置图)。 项目建设条件 ( 1) 供电:项目实施地点属电网覆盖范围,项目施工用电有保障。 ( 2) 供水: 乡 镇给水管网可覆盖到建设场地。 本项目的用水可以从 乡 镇供水管线引入。 给水按有关规范进行设计,采用 乡 镇自来水。 ( 3) 通信:目前 XX 镇 开通了数字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业务,开展了国际互联网业务,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 4) 雨、污水排放:项目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 项目设有XX县 XX中心卫生院 医用 综合楼 迁 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城镇下水道,屋面及地面雨水则由雨水系统收集后,排入高政下水道。 医院废水经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工程地质 及气象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目前项目建设场址尚未进行工程地质勘探,根据土壤、质地及周边建筑物情况看,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可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气候条件 XX 镇 属低纬度亚热带东部型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雨季分明特点,日照充足,局部地区 形成了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的立体气候。 年平均气温: ℃ , 年平均降雨量 : 992 ㎜ 年均相对温度: 82% 年均无霜期: 359 天 年均日照数: 2023 小时 主导风向: 西南风 每年 9 月至次年 5 月为旱季,是土建工程施工的最好时机。 项目施工条件 项目实施地处 XX 镇 政府所在地,建筑材料可直接运到施工现XX县 XX中心卫生院 医用 综合楼 迁 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场,施工场地宽敞,施工砂、石等建材可就近购买,运距较短,项目施工条件较好。 第 五 章 总平面 功能 布 局 总平面 功能 布 局 原则 由于门诊 医用 楼是 向 登 高 山脚 宗地址上 迁建 ,因此,结合整个院区进行总平面调整规划。 ( 1)总平面设计规划,其布局应功能 区分布合理, 医疗、生活区分开,消防通道、院区线路要畅通, 洁污线路清楚, 布置紧凑并留有发展用地 ; ( 2)医疗、医技区应置于 平面 的主要中心位置,其中门诊部、急诊部应面对主要交通干道 ; ( 3)不同部门的交通路线应避免混杂交叉,各出入口应与各部门紧密联系,合理组织水、暖、电设备供应路线,尽量使路线短捷,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 ( 4)后勤供应区用房应位于医院基地的下风向,与医疗区保持一定距离或路线互不交叉干扰,同时又应为医疗、医技区服务,联系方便,锅炉房应距采暖用房近风减少管道能耗;晒衣场与晒中药场地均应不被烟尘污染;停尸房宜设在基地下风向的隐蔽处,XX县 XX中心卫生院 医用 综合楼 迁 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并避免干扰住院病人,有方便的路通院外 ; ( 5)医院职工宿舍等生活用房 ,应与医院 功能区分开布置。 项目 迁 建 布局及规模 XX 中心卫生院 迁 建规模内容按照国家《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的建设内容的标准要求,结合卫生院地形实际 , 住院综合楼必须设有合理的功能室。 规模为: 迁 建 医用 综合楼 800 平方米。 主体建筑及功能 根据《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及国家有关建设规范所提出的一般原则,结合当地实际, XX 中心卫生院 医用 综合楼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层数为 2 层,室内净高 米,室 内 走廊宽度不小于 米,主要楼梯须符合防火、防震要求,宽度不宜小于 米,楼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 米 ,方便于担架车或担架的回转、各功能室开间尺寸要符合设计及卫生要求。 (附平面布置方案图) 根据 XX 中心卫生院服务功能和特点, 扩建的 医用 综合楼建筑面积 800 平方米,功能划分为: 一层:建筑面积 400 平方米,布置 为 挂号大厅 、收费室、 急救 室、 放射科 、 药房 、 治疗室、 医护办公室 、 住院病房、 消毒及卫生间等。 二层:建筑面积 400 平方米,布置 为 产室、待产室、 料间、XX县 XX中心卫生院 医用 综合楼 迁 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值班室、 医护办公室、治疗室、 住院病房、 换药室、手术室、 消毒室及卫生间等。 第 六 章 给排水、供电 主要依据 (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 88( 1997 年); (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 88); (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 1997 年); (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 87( 1997 年)。 给排水 ( 1) 给水 : 总水源为镇自来水,由镇卫生院内原给水干管引入 一条 DN50 给水管进入 扩建的 门诊综合楼。 为确保用水量需要,原 院内 所 设 的水池 应 与城镇供水管相连。 ( 2) 排水 : 室内排水系统集中统一设置。 室外排水系统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 入 下水道 或排水 沟。 屋面雨水经天沟、雨水斗 收集,阳台由地漏收集,再经雨水立管,排至首层,最后引至室外集中排入 镇街道 雨污水接 口 井。 ( 3) 污水、费水 : 医院污水 、费水 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XX县 XX中心卫生院 医用 综合楼 迁 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如药物、消毒剂、 诊断用剂、洗 涤剂,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病毒,如蛔虫卵、肝炎病毒、结核菌和痢疾菌等。 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强的特点。 如任其排放,必然污染水源,传播疾病,对病区污水拟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法进行处理。 供电、供气 本项目供配电由电源由医院配电房引入。 低压配电线路设过电流,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动力照明配电采用干 线式配。 走道采用节能灯,楼梯间、卫生间采用吸顶灯,办公室、病房采用节能荧光灯、病房、走道、治疗室,手术室设紫外线消毒灯。 主要出入口, 疏散通道,疏散楼梯间、护士站、治疗室设应急 疏散指示灯。 病房内设医护呼叫对讲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 办公室设电话系统, 医护 、护士值班室设电话系统、电视系统。 XX县 XX中心卫生院 医用 综合楼 迁 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