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六专题4-3网络的伦理困惑1内容摘要:
进社会和谐;而用不好,则可能危及社会安定、破坏社会和谐。 第 3 步 || 结论 —— 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 . 现实社会与网络世界的对比 现实社会 网络世界 参与 特点 人与现实生活不可脱离 网络具有参与的随意性。 人们可以随时进入网络世界,也可以随时退出,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意志 角色 特点 是确定的,不易更改 网络角色具有可变换性。 参与者可以虚拟性别、年龄、身份、国籍等一切个人资料,其身份具有不确定性 交往 特点 直接现实性,真实性 网络交往具有一定的虚幻性。 网络交往使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跨国界、跨时空的交往 2. 网络伦理产生的必要性 (1)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同时网络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这些 问题,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管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具体说来,这些问题有: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自由的滥用问题、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2) 如果说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社会,那么规范这个虚拟社会的秩序,单靠网络技术本身是难以奏效的。 在虚拟状态下,现实的道德规范是否仍然有效。 道德规范的要求如何与网络的虚拟性协调。 这就是网络伦理所面对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伦理应运而生了。 第 4 步 || 巧练 —— 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1 .故意利用微博发布虚假信息,扭曲舆论走向,误导公众认识。 它们所使用的手 法,主要反映了网络世界具有以下特征 ( ) A .网络具有参与的随意性 B .网络角色具有可变换性 C .网络交往具有一定的虚幻性 D .网络世界的无规则性 【解析】 网络交往具有一定的虚拟成分,这就给发布虚假信息,扭曲舆论走向,误导公众认识以可乘之机,因此它们所使用的手法,主要反映网络交往具有一定的虚幻性特征。 【答案】 C 2 .网络技术的运用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的是 ( ) A .随意复制他人的程序和其他信息 B .利用网络修改银行账户 C .随意浏览他人的个人资料 D . 利用网络进行人身攻击 【解析】 本题考查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C 符合题意。 A 、 B 属于网络安全问题。 D 属于网络自由的滥用问题。 【答案】 C 学生分组探究 二 解决网络生活中的伦理问题 第 1 步 || 背景 —— 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当下,五花八门的垃圾信息、电话推销、网络骗局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愈加严峻。 从另一方面看,在一些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中,由于实施侵害行为的个人或网站身份信息没有登记或是虚假登记,导致违法活动的成本低,取证查处难。 实施网络实名制的目的,概而言之,主要在于净化网络环境 ,抑制网络犯罪。 这对于企图通过网络从事不法活动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威慑。 第 2 步 || 探究 —— 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 .网络实名制有哪些好处。 【提示】 网络实名制让网民脱掉了虚拟的外衣,可让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没有立足之地,也可防止恶意中伤他人,更是提高了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度,留下了更可靠的反腐依据,使网络反腐工作走上阳光的道路。 2 .网络实名制实施后,是不是说话就不那么自由自在了。 【提示】 不论在网络世界。20xx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六专题4-3网络的伦理困惑1
相关推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涝棉花整株淹没 3 天以上或浸泡 7 天以上的,根系腐烂变黄,顶叶枯死,此类棉苗存活可能性极小,需改种。 排出水后 23 天,每亩存活棉株在 500 株以上的应保留抢管,并间作套种大豆、玉米、芝麻等其他作物;每亩存活棉株不足 500 株的要及早改种换茬。 棉花受灾后根系受损,主根及侧根变黄,根尖呈水渍状,应采取“抢排水、早松土、重施肥、防病虫、迟打顶、勤整枝”的抗逆应变措施
2020 “ 绿色经济 , 你参与了吗。 ” 中国主题: “ 绿色消费 , 你行动了吗。 ” 2020 思前 , 食后 , 厉行节约 中国主题:同呼吸 , 共奋斗 201 4 提高你的呼声 , 而不是海平面 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 2020 可持续消费和生产 中国主题:践行绿色生活 2020 为生命呐喊 中国主题:改善环境质量 , 推动绿色发展 其他重要的环境节日: 世界湿地日: 2 月 2 日
对浪费;爱惜公共绿地 , 不随地丢弃垃圾;爱护动物 , 不虐待动物;反对战争 , 维护和平 „„ ③ 遵守环境道德规范要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 , 采用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 尽量消费对环保有利的产品;勇于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学生分组探究一 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责任主体 第 1 步背景 —— 鲜活材料 , 审清细节 环境问题近年来成为触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 , 从厦门、大连
成人喝下去不会损害人体。 李可基说,人类几百万年都没有灭绝,说明人类的排毒、解毒能力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 此番言论,引起社会关注。 人们在网上留言,纷纷称呼他为 “ 叫兽 ”。 第 2 步 || 探究 —— 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 .北大教授李可基的言论为何会引起社会关注。 【提示】 科技工作 者是科技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创造者,他们比任何人更能预见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
带来了幸福安康 , 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伟大成就。 3 . 生命科技都面临哪些伦理难题。 【提示】 器官移植可能造成许多社会问题;试管婴儿会造成人伦关系的混乱 , 危害社会的稳定;转基因技术有可能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 , 甚至可能被战争狂人利用来制造基因武器 , 其危害更甚于血腥的屠杀。 第 3 步结论 —— 自我总结 , 素能培养 1 . 生命科技的新贡献及意义 生命科技的新贡献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