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镇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划( 1997~20xx)》 b) 《 XX 县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20xx)》 c) 《 XX 县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1997~20xx)》 技术标准 a)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标准》( TD/T1012—20xx) b)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 c)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SL/T4—1999) d)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41992) e)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 181991) f)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 范》( SL 721994) g)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SL 731995) h)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 501621992) i)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国土资源部财务司编) j)《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相关基础资料 a) 《 XX 县 土地志》 b) 《 XX 县 水利志》 c) 项目区 1: 10000 现状图 8 d) 项目区土地利用台账 e) 《 XX 县 工程造价 管理 信息 》( 20xx 年 第一期 ) 9 3 项目区概况 自然 条件 地形地貌 XX 片区 与 XX 片区均 位于 平原地带,地势较平坦,局部有洼陷。 气候 项目区位于 处于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春季温暖季节短;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天气晴朗。 全年有效大阳辐射量 495600焦耳 /平方厘米 ,日照 时数多在 190 小时 以上。 历年 平 均气温 ℃,无霜期 223 天,全年雨季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洪水频繁。 总之,本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只要土地肥力有保证,灌溉有保障,土地土产力就可提高.但由于年际间气象要素时空分布不均,早、涝等灾害时有发生,也直接 影响着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因此,对项目区的土地进行整理,对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土壤 项目区内土壤 主要属两合土和砂姜黑土,两合土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易于耕作,耐旱耐涝,适种作物广,保苗保肥性能好,但养分含量较低;砂姜黑土养分较丰富,含有机质、全氮、全磷高,潜在肥力高,粮食增产潜力大,但土质较粘重,通透性较差。 耕作层养分平均含量为: 两合土:有机质 %,全氮 %,速效磷( P2O5),速效钾 253PPM; 砂姜黑土:有机质 %,全氮 %,速效磷( P2O5),速效钾 220PPM。 植被 项目区由于耕作历史悠久自然植被已基本破坏,主要是栽培植被。 目前只有少量的 园地 和路旁沟边的次生林和护路护沟林存在。 因此,也应该把扩大人工植被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作为本项目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保护土地资源。 水文地质 XX县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两部分,水资源总量为 /年,其中地表径流为 /年,地下水资源为。 10 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过 境水,由于河流多属季节性排水河道,地表径流和过境水多集中于汛期,可利用率很低。 全县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 ,其中地下水 ,地表水 ,过境水。 按平均平水年考虑,可基本保证工农业和人畜用水。 XX县属淮河流域,河流均为西北东南流向,属排水系统,主要靠自然降水补给。 境内有黑茨河、新蔡河、西淝河、常胜沟、万福河 5个水系。 黑茨河水系。 该水系包括黑河本干及其主要支流李贯河、老黑河、崔家沟、晋沟河和西洺河、皇姑河、宁平沟等,境内控制流域面积。 新蔡河水系。 该水系包括新蔡河本干及 52条大小支流,境内控制流域面积 315平方公里。 西淝河水系包括由河和东洺河,境内流域面积。 常胜沟水系。 该水系在 XX县控制流域面积很小,仅有 45平方公里。 万福河水系。 万福河是沙河左岸一条支流,发源于 XX县宜路镇小董庄,境内控制流域面积。 XX县处于黄河冲积扇的南缘,地质结构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境内在 60米深度内构成全新系统最新松散沉积所覆盖。 由于古河道最新发育沉积或泛带沉积,含水层分布十分广阔。 项目区多属中等富水区,地下水 位浅,水量丰富,岩性多为细粉砂和中砂,砂层厚度多在 10米以上,顶板埋深 610米,底板埋深在 3040米。 成井深 40米,静水位 7米,动水位 12米,单井出水量 30立方米 /小时,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 1克 /升, PH值 ~,适于人畜饮用、农田灌溉和水产用水。 工程 地质 项目区地处淮阳地盾区(淮阳古陆),项目区地质结构为第四纪沉积物质,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下蜀系黄土,区内地质构造稳定,无地质滑坡,适宜于土地整理。 天然建筑材料 两个项目片区内都没有水泥场、碎石场、沙场以及砖瓦窑场,但 是项目片区工程施工所需的主要材料都可以在项目片区所属镇政府驻地购买,其他材料可以在 XX 县 城购买。 11 社会经济条件 仁和镇位于县城南部,东西宽 8 公里,南北长 16 公里,面积 平方公里。 仁和镇位于 XX 县 南部,潢(川)、光(山)、商(城)三县交界处。 106 国道纵横贯穿全境,自古便是商贾云集、流通活跃的重镇。 辖 14 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居委会,总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 万人。 首集占地 平方公里 ,街道 5 条,长 3 公里,各类基础设施完备。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先后被 信阳市委、市政府授予 “红旗乡镇 ”、 “综合实力三十强乡镇 ”、 “发展企业明星乡镇 ”和 “治安模范镇 ”,镇党委先后被省、市、县委授予 “先进党组织 ”,被确定为市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 黄湖农场为中二型国有农垦企业,位于县境的东北边陲,北临白露河与淮滨县相望,东至春河与固始县接壤。 近 年来,黄湖农场立足资源优势,始终将 “生态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效益农业 ”作为发展的总方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初步形成了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三个产业链条和驻城黄湖宾馆作为对外联络窗口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先后建成了 300 亩优质水产苗种繁育、 2500 亩高中产渔业养殖、 万头规模生猪养殖、 1000 亩杉木林、 600 亩花卉种植、 300 亩农业高新科技示范等六大基地。 与此同时,社会事业发展日新月异。 拓宽改造了黄湖至全集 5 公里的水泥路,实施场区 “村村通 ”工程 13 公里,硬化了场区主干道;整修了支、斗渠和桥、涵、闸,新建了春河提灌站;架设了高、低压输变电线路和移动电话通信基站,开通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业务,进一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在团中央老首长、老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新建了黄湖爱乐希望小学和共青图书馆、电脑室, 有力地推动了农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面完成了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任务,大幅度减轻了农工负担;规划建设了场部新街和集贸市场,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全面推广沼气建设,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新建标准化公厕和垃圾池,配套完善相关公益设施;以团中央五七干校旧址、休闲垂钓、科技观光农业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初具规模,系信阳市 “十一五 ”旅游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12 自然灾害 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是 干 旱、雨涝和干热风,另外还有冰雹、低温、霜冻等,对农业生产均有一定的影响。 夏季多雨,加上分布洪河 沿岸,易造成涝灾,地势较为平坦,地下水位浅,涝灾频繁,往往是该收收不回,该种种不上,种上收不上。 使宝贵的土地资源没能得以充分的利用,如果有田间工程配套,可基本解除旱涝灾害。 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结构 项目区两个片区土地利用表情况如下: XX 片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公顷 一级类 二级类 面积 比例 13 耕地 水田 % 旱地 106.47 % 园地 果园 9 % 林地 有林地 8 % 其他林地 3 % 草地 其他草地 %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水库水面 157.11 % 坑塘水面 6 % 沟渠 % 内陆滩涂 % 水工建筑用地 % 其他土地 设施农用地 6 %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村庄 101.06 % 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 % 总 计 973.11 100% 14 XX 片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公顷 一级类 二级类 面积 比例 耕地 水田 % 旱地 0 % 林地 有林地 158.56 % 其他林地 1 %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水库水面 0 % 河流水面 2 % 坑塘水面 137.23 % 沟渠 % 内陆滩涂 1 % 水工建筑用地 4 % 其他土地 设施农用地 6 %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村庄 0 % 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 % 采矿用地 5 % 15 总计 944.61 100% 土地利用程度 土地垦殖率即项目区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反映土地开发和种植业发展程度。 项目区土地 垦殖率为 %。 土地垦殖率 =耕地面积 247。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100% =247。 100% =% 土地利用率即项目区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反映土地利用程度。 项目区土地利用 率为 %。 土地利用率 =已利用土地面积 247。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100% =247。 100% =% 项目区土地利用 率为 %,土地垦殖率为 %, 土地垦殖率较低,其主要因素是田块不规整,农田布局散乱,荒草地中路况不佳、 缺乏水利设施致使荒草地利用难度大,应对其加以综合规划,完善农田水利和道路设施,提高项目区耕地的有效利用率。 项目区土地利 用现状分析 项目区分为两个片区,即 XX 片区和 XX 片区。 片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如下: 1)旱地 旱地多零星分布于水田周围,旱地的面积为 公顷 ,占 项目区面积 的%。 通过土地平整,可以使旱地做到灌溉有水,排水有沟,防护有林,可提高旱地的生产率,间接提高了耕地的面积。 2)水田 16 水田分布于项目区大部分 范围 ,面积为 公顷 ,占 项目区面积 的%。 本项 目水田田块之间高差 较大。 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田块归并等工程措施,可实现水田格田化和田块归并等,有利于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项目区耕地一般为一年两熟,其中大冲水田全部种植水稻,小冲田主要种植小麦;旱地主要种植 小 麦。 经实地调查项目区主要作物产量及种植面积如下: 表 37 仁和 片区现有农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统计表 作物名称 现有种植面积 平均产量 公顷 公斤 /公顷 水稻 6900 小麦 4500 项目区各种作物产量较低,通过土地平整和配套农业生产基础设 施,产量可有一定的提高,同一类型的旱涝保收的高产田产量,水稻平均 550 公斤 /亩, 小麦 平均 400 公斤 /亩。 3)未利用地现状分析 项目区未利用地面积为 公顷 ,主要为滩涂 和其他草地 ,分布于项目片区 湖桥水库边缘和项目区的南部。 4)其他农用地 沟渠和坑塘设施(面积为 公顷 )占 项目区面积 的 %,项目区的沟渠和坑塘不完善,而且部分沟渠淤积严重,需要维修,部分坑塘需要 维修。 片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如下: 1)旱地 旱地 多零星分布于水田周围,旱地 的面积 为 公顷 ,占 项目区面积 的%。 通过土地平整,可以使旱地做到灌溉有水,排水有沟,防护有林,可提高旱地的生产率,间接提高了耕地的面积。 2) 水浇地 水浇地 分布于项目区大部分,面积为 公顷 ,占 项目区面积 的 %。 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田块归并等工程措施,可实现 水浇地 格田化和田块 17 归并等,有利于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项目区耕地一般为一年两熟,其中大冲田全部种植水稻,小冲田主要种植小麦;旱地主要种植 小麦。 经实地调查项目区主要作物产量及种植面积如下: 项目区各种作物产量较低,通过土地平整和配套农业生产基 础设施,产量可有一定的提高,同一类型的旱涝保收的高产田产量。 3)其他农用地 坑塘和沟渠设施(面积为 公顷 )占 项目区面积 的 %,项目区的沟渠 和坑塘不完善,而且部分沟渠淤积严重,需要维修,部分坑塘需要维修。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建设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 保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河南省乡镇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线就位绑扎,保证钢筋在同一条 直线上,端部平齐,外观美观,弯钩朝下。 ,采用砂浆垫块横纵每间隔 500mm 设置一个固定在楼板最下部钢筋上。 :从距梁边 5cm 开始配置;下部纵向受力钢梁的中心线,且不小于 5d( d 为受力钢筋直径)。 板钢筋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 、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 板筋采用马凳控制双层钢筋间距,间距 0. 8 米。
号并按包装、运输方案进行入库存放、运输。 彩钢板按安装顺序运输,运输吊装过程务必不可硬磕硬碰,务必保证彩钢板涂层完整,以确保现场的安装质量。 第五章 构件的表面防腐处理 第一节 钢构件的除锈 构件下料后钢材表面的毛刺、切割残瘤应清理干净。 然后随工艺单转入表面喷砂处理。 钢管外表面除锈等级应达到 Sa2 1/2等级,参见《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
合计 192 河源市东城中片区 永康路(黄沙大道 — 东江西路)及永祥路(红星大道 — 东江西路)总施工组织设计 16 第二节 施工 设备保证措施 为满足本工程土方开挖、填方填筑、及混凝土浇筑等生产任务的需要,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期要求。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现有施工机械设备条件,拟投入如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 号 机械名称 型 号 数
计: 取料前,将表层 厚 腐植土 剥离,集中堆放,待工程完工后,用于料场覆盖,经平整后 播撒草籽防治水土流失。 工程管理设计 1960 年 XX 水库竣工后 一直 隶属 XX 镇政府 管理 , 由于本工程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程建设完成后,仍维持原管理机构。 目前 XX 水库已完成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其定岗定员标准是参照“关于印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 岗标准 (试点
在国人面前。 ⑴ 轮滑的精神魅力 轮滑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天人合一,自由自在,时空任翱翔的精神;轮滑孕育着一种力量,一种突破空气的阻力,摆脱重力的约束向前冲刺,击碎虚空的力量;轮滑体现着一种速度,一种与风同行,咆哮狂奔,让大地震颤的速度。 轮滑是自由的,是无所顾忌的, 轮滑没有高低贵贱,没有阶级性,只有速度,力量和难度系数,轮滑是属于全人类的。 ⑵ 轮滑的分类 轮滑项目主要有:双排花样轮滑
烟气露点,避免了高温低压省煤器受热面发生低温腐蚀 ,保证了高温低压省煤器的安全可靠性。 由于实现了介质、烟气的逆向流动,一方面可大大提高低压省煤器的传热系数,减小了布置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可使排烟温度的降低不受介质出口水温的限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排烟温度。 低压省煤器高低温段在设计分水流量下,可降低排烟温度至 88℃以下,通过调节低压省煤器的进水流量和温度(根据煤的含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