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东水稻主攻病害内容摘要:

2、1 次,并要杜绝秧田受淹。 大田防治,发病初期喷药 2,每隔 7 天喷 1次。 每亩可用 25叶青双 7,或 菌丹 50升,或 50消菌灵30,兑水 50 公斤喷雾防治。 稻瘟病水稻在分蘖中后期易发生该病。 日夜温差大、叶披露水、气温冷凉是诱发该病的环境因素。 病株叶片初期产生水渍状褐点,感病品种很快形成的圆期或椭圆形褐斑,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 预防该病的发生,一是要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在本田期不过量施氮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插秧后灌浅水促分蘖,分蘖盛期前及时开沟排水,促秧株老健。 叶瘟的防治重点在分蘖盛期,于病害初发期即时喷施高效杀菌剂,每亩用 2加收米 75升,或 40富士一号(稻瘟灵)50升,或 20三环唑 50,兑水 50 公斤喷雾防治,如发病严重,隔 710 天后再喷一次。 穗瘟的防治重点之抓破口期及齐穗期。 纹枯病该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分蘖盛期至孕穗期发生为害严重。 高温高湿及偏施氮肥会促使病害的发生流行。 病株近水面的叶鞘受害形成椭圆形或云纹状灰绿至灰褐色斑,严重时引至叶片发黄枯死。 生产上加强栽培管理,分蘖盛期排水定晒田,减少无效分蘖,降低田间温度,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当发病率达 2030时,可用 5井冈霉素水剂 100 毫升或 20粉剂 30,兑水 50斤喷雾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