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料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是我国主要人工栽培食用菌之一,产量和质量均占世界首位。 我国能产黑木耳的产区分布很广,由于它生产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深受广大菇民的欢迎。 以袋料栽培为例,5515袋一般每袋成本 0607 元,头一年生产加设备投资每袋 1 元左右,可产干木耳 75 克左右,以每公斤 50 元计算,每袋可获 2 元以上纯利。 一亩地可堆放 1 万袋,采收后不影响种稻和其它作物。 有水源灌溉条件的地方一年可种植两次,一亩地可获利 4 万元。 但是,袋栽黑木耳其菌丝生长较弱,抗霉菌能力差,在栽培过程中易遭霉菌的污染,且不耐高温,因而其生产受到很大的制约。 我们根据黑木耳的这一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 2、,掌握了一套适宜本地栽培的袋栽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并已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将有关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黑木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1 温度黑木耳属中高温型,发菌和出耳温度约在 2028较为适宜,发菌最适温度 2528,超过 32发菌受制约,低于 20发菌缓慢。 12 湿度菌丝培养阶段,环境湿度 5070即可,出耳时要求环境湿度达80以上,培养料的湿度要偏大,以便后期出耳时水分充足,一般应达到 65左右,可凭手感测定,用手攥紧培养料,当指缝间出现水珠而不滴下即可。 13 空气黑木耳属好气型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时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菌丝不易恢 3、复和生长。 14 光照发菌时不需要光线,在微光中培养菌棒。 当菌丝发好要出耳时需要强光刺激、引导出耳。 15黑木耳菌丝生长适宜的 665,一般拌料时应使 达到 8左右,经过灭菌后 自然降到 665。 2 栽培季节袋料黑木耳的栽培季节有秋季和冬季。 冬栽的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在 10 月下旬至11 月底制棒;秋栽的栽培季节应安排在 8 月底至 9 月初或夏季室内最高气温低于 30时开始制棒。 以日平均气温 20时向前推 6070 天为准,迟制袋会影响产量。 3 培养料的选用选用无油脂的阔叶树木木屑、玉米芯、棉子壳(必须是没发霉的新料),麦麸、米糠、石膏粉、红糖、生石灰等为培养料。 4 常用的几种配方(1)杂木屑 8 4、15、麸皮 10、玉米粉 5、黄豆粉 2、生石灰粉 05、石膏粉 1:(2)杂木屑 815、麸皮 15、黄豆粉 2、生石灰粉 05、石膏粉 1,有条件者可加 2030棉子壳;(3)杂木屑 70、棉子壳 17、麸皮 10、红糖 1、石膏 15、生石灰粉05;(4)杂木屑 80、麸皮 8、米糠 10、红糖 1、石膏粉 1。 (5)杂木屑 80、麸皮 75、笼糠 米皮糠 3、红糖 1,石膏粉1。 :12。 5 拌料与装袋拌料有三个要求,一要均匀(一般干拌 3 次);二要控制含水率(加水后拌 3 次);三要 适当。 拌料时先干拌,后湿拌,一定要拌匀,否则杀菌不彻底易感染杂菌。 对配方中有棉籽壳的要事先用石灰水浸 5、泡,添加黄豆粉的要碾细,避免颗粒较大。 其余拌料方法与菌棒香菇相同,含水量应以手捏培养基成团,用手指捻料,手指有湿润感。 栽培黑木耳的塑料袋规格为 15乙烯料袋,每袋装 800 克的干料制成耳棒,由于料与水的比例为 1:11:2,所以装完袋后称重应为 1517 公斤。 6 灭菌灭菌时容器内耳棒不能排列过密,以便蒸气流动畅通,灭菌彻底。 当温度至6065时施放一次冷气,温度达到 98以上时保持 1516 小时。 灭菌时要防止漏气,否则容器内达不到需要的温度影响灭菌效果。 7 接种耳棒冷却至 25以下时可以接种;以选用“新科 5 号”品种为主,一般每包菌种一斤左右可接 2530 袋。 接种消毒要严格,接种人员手 6、用 75 度酒精擦洗,接种箱用消毒剂消毒,消毒剂点燃密封后,30 分钟后进箱接种,一箱耳棒一个小时内要接完。 接种时注意尽量少损伤菌种,避免用手指强力按压,导致菌种不萌发。 8 耳袋菌丝培养首先做好培养室的清洁卫生,培养室内在堆放耳棒前 57 天用甲酚皂液 250 毫升,兑水 2025 斤进行喷雾消毒。 在堆放耳棒前 2 天再用甲醛、高锰酸钾进行密封烟雾消毒。 初期应控制或选择在 2030的温度下发菌,尽量避免低于20,或高于 30温度(高于 30影响菌丝生长及成品率,低于 20菌丝恢复吃料慢,亦影响成活率)。 培养前十天最好保持 2528,十天后保持2023;培养室湿度保持在 70以下,发菌期间根据培 7、养室的温度及空气状况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可在菌丝蔓延至直径 810 厘米时解开套袋增加氧气,以后在菌丝生长缓慢时宜用组针刺孔增氧,但量不宜多。 培养室光线要控制暗些。 大约在 5060 天以后菌丝满袋后再适当培养数天,菌袋变软时就可见光催耳。 耳棒培养期间,若发现袋内有黄、红、绿、青等颜色的斑块即为杂菌,较轻的可用酒精注射患处,移到另室单独培养,对污染严重的菌袋,特别是桔红色链孢霉感染的要立即隔离,在远处深埋或烧毁,以免蔓延和污染环境。 9 出耳场地准备袋栽黑木耳的栽培场地应选择清洁,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靠近水源的地方,将走道的土翻至畦上成凸畦(龟背型),土宜敲碎,最好铺小量杂草或稻草,也可用地膜打洞后 8、铺畦,以防下雨天泥沙粘耳。 畦宽 12 米左右,长度视场地而定。 中间留 60 厘米走道。 畦中拉一根铁丝或用小木杆作为耳棒斜靠支撑。 人字形露天排放,密度与香菇相同或略稀,一般每袋之间相隔 1215 公分。 10 出耳管理春季栽培 2 月上旬或秋季栽培 10 月下旬将发好菌丝的耳棒搬至耳场,选择阴天或晴天排场,用 6 毫米的铁钉把钉板设计好朝发好菌的耳袋四周打洞(一般钉板152 公分梅花形间隔),每袋 170180 孔,深度 115 厘米。 止孔口干燥,促进菌丝恢复,空气湿度不足时可向畦沟走道浇水,以增加湿度,大约 10 余天耳芽形成,在耳芽阶段不宜向耳芽喷水,只有耳片较大时才可向耳片直接喷水,在耳芽开 9、片后,早晚各喷一次,喷水时一定要掌握温度,高于 25时不能喷水,保持干千湿湿,促进耳片长大。 耳棚周围及走道应每周一次用多菌灵或菇霉灵液喷雾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卫生,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1l 采收当木耳长至 8 分熟时(耳片有完全展开时)采收,采收前二、三天停止喷水,当耳片干缩时采收,要一次摘净,并去除残余的耳基。 采完后停浇水 7 天,一个星期后再喷水管理,促使继续出耳,黑木耳采收第二批后,耳袋失水较多,应适当注水,注水时气温应低于 25为好,否则易遭受杂菌污染。 一般一袋耳袋可采摘 34 批,每批间隔 15 天左右,头批产量高,后两批低。 采收后的木耳晾干,最好是阴干,不可在强阳光下暴晒,晾干后产品即可上市。 专利查询。袋料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无霜期较长 ,一般为 245~265天之间 ,因项目区地处过渡性季风气候区 ,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夏季盛行偏南风 ,时有东南风 ,冬季多寒潮和西北风 ,历年日均风速为 ~,年均风级在 2~4 级之间。 由于项目区太阳光能年平均总辐射量在 100~107kc/cm2 之间 ,从季节分配来看 ,夏季最多 ,冬季最少。 太阳辐射在一年中的变化为单峰型 ,七月份最多 ,为 ,十二月份最少 ,仅。
酚诽谬砍咱妙骚排里蛙浓冒已亭踢讹拇亡名氧陵需锐醇斜霄媚莫雹屈孤霉螺际杰允 六、 数据收集、录入、整理和传输 基线调查实施方案: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2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基线调查实施方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组 2020年 5月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基线调查实施方案一、背景和依据
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SelectionPar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专用光盘应夹(装)在商务标 “正本” 中,并在光盘专用包装盒上加盖投标人公章。 同时在封袋上还要写明招标人名称、工程名称及投标人名称,并在封袋上加盖投标人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鉴章。 : 本资格审查文件所要求提供的原件(除投标保证金原件、投标经办人员及项目负责人身份证原件随身携带外)应单独密封,在封袋上应标明“资格审查原件”,同时 在封袋上还要写明招标人名称、工程名称及投标人名称
2、0130 粒;杂交水稻每亩有效穗 1518 万,每穗总粒 150180 粒。 2、播栽季节由迟播迟栽改为适期早播早栽单季晚稻播种移栽期的确定,除了依据确保安全齐穗和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等不利气候条件,重点要考虑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前期有充足的营养生长期,后期要使抽穗结实阶段处于最佳温光条件(籼稻适宜温度为 2628,粳稻为2426)。 据此,浙北粳稻播种期由以往的 5 月 25 日左右提前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