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病虫害防治内容摘要:
1、木耳绿霉病症状菌袋、菌种瓶、段木接种孔周围及子实体受绿霉菌感染后,初期在培养料段木或子实体上长白色纤细的菌丝,几天之后,便可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或成熟后,菌落变为绿色,粉状。 防治 1、保持耳场、耳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2、耳房、耳场必须通风良好,排水便利。 3、出耳后每三天喷 1 次 1%石灰水,有良好的防霉作用。 4、若绿霉菌发生在培养料的表面,尚未深入料内时,用 石灰水擦洗患处,可控制绿霉菌的生长。 烂耳(又名流耳)症状耳片成熟后,耳片变软,耳片甚至耳根自溶腐烂。 防治 1、针对上述发生烂耳的原因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光照等。 2、及时采收,耳片接近成熟或已经成熟立即采收。 3 2、、可用 25mg/金霉素或土霉素溶液喷雾,防止流耳。 耳菌块防霉菌产生原因木耳菌块霉菌污染是导致木耳菌块减产,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青霉、木霉是木耳菌块上最常见的杂菌。 防霉措施 1、选用抗霉能力较强的菌株。 2、选用新鲜原材料越夏。 3、在培养料中增添抗霉剂,目前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用 锰酸钾水溶液,或用石灰清水拌料,后者还能防治培养料偏酸。 4、用已经满瓶的菌种压块,挖瓶。 压块用具和薄膜都要用 锰酸钾溶液消毒。 压块后 1 周时间内,菌丝尚未完全恢复,若有霉菌出现,可用饱和石灰水清液涂抹患处。 5、保护环境清洁出菇期间,在采收第 1 批木耳后,每 3在地面喷 1 次 1%石灰水,或 1%酚皂溶液, 3、或 菌灵,或交叉使用,以控制杂菌生长。 6、室内发菌,室外出耳,被认为是木耳菌块栽培的一项有效的防霉措施。 7、加强水分管理,要根据菌块水分散失情况和空气流量。 蓟马为害状从幼虫开始危害木耳。 侵入耳片后吮吸汁液,使耳片萎缩,严重时造成流耳。 防治用 500的 40%乐果乳剂。 1000的 50%可湿性的敌百虫药液、1500 倍的马拉硫磷喷杀。 伪步行虫为害状成虫啮食耳片外层,幼虫危害耳片耳根,或钻入接种穴内至食耳芽,被害的耳根不再结耳。 入库的干耳回潮后,仍可受到危害。 防治方法清除栽培场所的枯枝落叶,并喷洒 200 倍的敌敌畏药液,可杀灭潜伏的害虫。 虫害大量发生时,先摘除耳片,再用 1000的敌敌畏药液喷杀;也可用 500的鱼藤精、500的除虫菊乳剂、1500 倍的马拉硫磷防除,还可用 1000的 50%可湿性敌百虫药液浸段木。 在芒种和处暑期间,每次拣耳之后,都可用上述药物喷洒 1 次。 专利查询。黑木耳病虫害防治
相关推荐
审合格的投标人的技术标投标文件 , 评标委员会对技术标书进行评审; 投 标人代表抽取 系数 ; 由有关工作人员当众拆封 技术标 经 评审 合格的 投标人 商务标投标文 件 ,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和投标文件的其他主要内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投标文件无效,不进入评标程序: 拟承担该工程注册建造师未参加开标会议或未提交建造师注册证书原件的 ; 注册建造师 非本单位正式人员的;
干、支、毛三级高压聚乙稀塑料管微型雾化喷头及管件组成,干管直径 4050 毫米、支管直径 2532 毫米、毛管直径 1012 毫米。 安装时,干管连接水源垂直于支管,支管垂直于每架耳干,毛管(一般长为 15 米)平行于每架耳干,悬挂在其上部。 雾化喷头间距 米,安装在毛管同一侧面上(对着耳干),喷雾时使耳干受水均匀。 雾灌时间。 每年春季是培育黑木耳的黄金季节,此时雾灌能够多出 12 潮春耳
时 10 月 31 日 (晚上)、 11 月 1 日(晚上) 《全面质量管理 TQM 教程》 6 小时 4 月 23 日(晚上)、 24 日(晚上) 《生产一线成本管控教程》 6 小时 6 月 20 日(晚上)、 21 日(晚上 ) 《现场七大效率损失改善法》 6 小时 8 月 27 日(晚上)、 28 日(晚上) 《精益生产之 JIT 管理实战教程》 6 小时 5 月 16 日(晚上)、 17
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海事组织 STCW 公约 对 国际海员适任能力 及 职业 资格、对海船船员培训院校的实训条件及教学人员都制定了标准。 根据公约要求,国家海事局制订了 《全日制航海院校资质标准》,对海船船员培训教学人员有具体要求,如表 24 所示。 表 24 海船船员培训教学人员要求 序号 类别 课程 培训教学人员要求 1 职业核心课 航海学 具有不少于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