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早稻要看苗追肥 节气与施肥内容摘要:

2、至时节的施肥,在淮河以南正是早稻抽穗扬花时期,早稻的结实期从抽穗至成熟需要 3040 天,完成开花授精和灌浆结实过程。 这阶段的营养供应状况直接影响早稻的穗粒数和粒重,是最后决定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水稻的粒重由谷粒大小和充实度两部分构成,充实度决定于这期间灌浆物质的合成与运输状况,加强后期营养管理,是促进早稻粒大粒饱防止空壳秕粒的关键时候。 水稻的灌浆是光合产物由茎叶向籽粒的不断运输,在开花后的 1520 天出现灌浆高峰;而在花后的 2545 天,稻谷籽粒的干重就达到最大值,宣告成熟。 通常早稻品种的生育期特点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会出现部分时段的重叠,表现为穗的生长先于拔节,幼穗分化早,单纯营养生 3、长期短,生殖生长期开始早且较长。 传统的施肥模式以前促为主,只重视基蘖肥,事实上,后期稻株营养状况的重要,在于不出现早衰,保持个体健壮才为争取粒数和粒重提供可能和有利于高产。 水稻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后期稻株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作用以上位展开叶的能力最强。 抽穗后顶部第 23 叶片是以供应籽粒为主。 这时施肥可使稻株上部功能叶维持较高的营养水平,确保其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也促使迟开的弱势花得到充足营养,防止早衰,延长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此时追肥主要要考虑早稻对氮钾养分需求的特点。 与晚稻相比,早稻所需的氮较少而需要的钾较多。 所以,追肥要采用氮钾肥配合使用,后期补钾很重要。 建议:早稻钾肥的分配比例以基肥和追肥各一半为佳;此次氮肥的分配比例酌情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折合纯氮 4 公斤/亩以内。 总之,要注意看苗施肥。 对于那些拔节期已出现了叶色褪绿的早稻田,后期适量追施氮肥可以提高结实率,促进粒大粒饱,有利于产量提高;但是追肥的时期、用量要恰当。 如果过晚过多,会导致贪青晚熟或稻瘟病加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