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Ⅱ优084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 084栽培技术 优 084是江苏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成的杂交籼稻新品种,表现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1999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试,2000 年破格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01 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3 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 2003 年 9月 6日以 创造世界水稻单产新记录。 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开发。 特征特性生育期全生育期 145天左右,比汕优 63迟熟 2日。 在南京 5月 10日播种,8 月 16日始穗,8 月 18日齐穗;在盐城 4月 30日播种,8 月 14日始穗,8 月17日齐穗;在徐州等地 5月 10日播种,8 月 19日始穗,8 月 21 2、日齐穗。 农艺性状株型好,生长繁茂,分蘖力强,容易栽培。 株高 120厘米左右,与汕优 63相仿,茎秆粗壮,抗倒性强。 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产量潜力大。 一般每公顷 240万穗,穗长 24厘米米,每穗总粒 180粒左右,结实率 90左右,千粒重 27克。 抗病性该组合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纹枯病轻,生长清秀,熟相好。 1999 年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用 173、 4个白叶枯病菌株接种鉴定,病级分别为 1,3,1 级(特别),用中 个稻瘟病生理小种接种鉴定,病级全为 0级。 品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 整精米率 米粒长 宽比 26,碱消值 稠度 44毫米,垩白度 直链淀粉含 3、量 蛋白质含量 透明度 2级。 达到农业部行业标准 2级。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育秧要切实做到播前晒种,选种促齐苗;药剂浸种,防治病虫害;稀薄足肥,精细管理育壮秧。 优 084属中熟中籼类型,苏南地区湿润育秧,一般 5月上旬播种,秧龄掌握在 30公顷秧田播种 150公顷大田用种 田在冬前翻耕冻垄,精整秧田施足基肥的基础上,1 叶 1心时早施断奶肥,一般每公顷用尿素 90肥 45 叶期补施接力肥,并加强水田管理和病虫草害的防治,培育出适龄带蘖壮秧,肥床旱育秧一般在 5月 10日播种,每公顷秧田播量450公斤左右。 并切实落实苗床培肥和旱育秧的技术措施。 栽插密度合理密植,匀棵浅栽,提高栽插质量。 中上等肥力田块 4、每公顷栽 24万行距 13厘米28 厘米,每穴 1公顷基本苗 75万株左右;肥力偏差的田块,每公顷栽 30万穴,株行距 13厘米25 厘米,基本苗 105万右。 旱育秧可适当减少基本苗。 肥水管理优 084产量水平高于汕优 63。 需肥水平也略高于汕优 63,一般每公顷施氮 225公斤左右,做到氮磷钾搭配。 肥水运筹掌握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要求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 浅水勤灌促早发;在中控的基础上,施足穗肥,促保兼顾,以促为主,穗肥要注意钾肥的使用;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的方法,注意不要断水过早,确保活熟高产、优质。 病虫害防治按照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时进行防治,尤其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由于氮素水平较高,应注意做好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及杂草的防治工作。 专利查询。水稻Ⅱ优084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1、糯间种”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籼糯间种”,是指杂交籼稻与糯稻栽培的一种配置方式,即选用中秆型杂交籼稻与高秆型糯稻良种,并利用杂交籼稻宽窄行中的宽行,按一定带幅、行比和宽度增种单行糯稻的种植方式,构成同田内杂交籼稻与糯稻的复合体。 是根据立体农业原理,利用水稻不同品种、不同熟期、不同株高的特点,进行间作栽培,使温光资源得到多层次利用,增加光合面积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水稻产量的一项实用增产新技术
1、心”的简易诊断与防治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因病害或虫害导致“枯心”。 正确判断水稻“枯心”的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治,是水稻高产、稳产的有效保证。 一、水稻“枯心”的简易诊断(一)由虫害引起的“枯心”。 大螟、二化螟、三化螟、蝼蛄等危害水稻均可造成“枯心”,其主要区别为:孔大、虫粪多,粪便一般排在水稻叶鞘与茎秆之间。 被害水稻茎叶鞘、叶片均变黄色。 其危害以稻田边为重,田中间较轻。
2、家对现代农业生产投入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不断上调,收割价格也在提升,购买收割机已成了农机用户的最佳选择,一些农机户纷纷带钱到厂家排队购机,尤其是争先购买半喂入收割机,而全喂入收割机的销售状况却举步为艰。 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半喂入收割机与全喂入收割机在性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一、发动机性能目前半喂入收割机大多采用进口柴油发动机,质量可靠,动力充足,耗油量相对较低,每亩油费在元之间。
1、养根保叶促蘖为目标 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生轩认为,每年进入雨季,我省南北稻区都会出现区域性强降雨,局部地区积涝成灾,特别是种植在较低洼水田里的水稻,部分稻苗被没顶。 受淹后,水稻根系和叶片严重受损,植株的正常生理代谢和抗逆能力严重减弱,总茎蘖苗数严重下降。 如果受淹的稻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势必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因此,要对受淹稻田及时采取科学的补救措施,以养根、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