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理论试卷答案内容摘要:

武术理论试卷答案 1武术是以_为主要内容,以_为主要运动形式,_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起源于_。 3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_和_。 4 所记载的越女论剑,理法深奥、论述精辟至今不失光彩。 5_始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61910 年在上海成立的_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 7_年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正式全面铺开。 81985 年是武术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年在西安成立了_。 9器械是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 器械又可分为_、_ 、_ 、_。 10五步拳的动作名乐按顺序为:预备姿势、_ 、_、_ 、_ 、_ 、虚步挑掌、并步抱拳。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武术是以_为主要内容。 A技击动作 B舞蹈动作 C杂技动作 D狩猎动作 2武术起源于原始的_。 A部落战争 B生产劳动 C宗教活动 D狩猎活动 3_所记载的越女论剑。 理法深奥、论述精辟至今不失光彩。 A吴越春秋 B吕氏春秋 C汉书 D纪效新书 4_开始实行武举制。 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三国 5 纪效新书的作者是_。 A何良臣 B戚继光 C程宗献 D茅元仪 6_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 A1901 B1905 C1910 D1915 71927 年中央国术馆于_成立。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81953 年在天津举行了以_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 A马术 B射击 C武术 D摔跤 9_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 A1950 B1953 C1957 D1958 10国家体委于_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 A1950 B1953 C1957 D1958 三、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1套路运动 2器械 3对练 4散打 5内外合一 6武德 7弹踢 8拗弓步 9仆步 10击步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什么是功法运动。 2武术有哪些作用。 3我国古典哲学的本体论对武术的指导作用是什么。 4怎样教好冲拳动作。 五、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大跃步前穿有哪些要求。 它的易犯错误有哪些。 如何纠正。 怎样教好。 2谈谈你对武术的认识。 模拟试卷 B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_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了手搏六篇, 剑道三十八篇。 21927 年中央国术馆于_成立,并于 1928 和 1933 年在南京举办了两次国术国考。 31987 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_,武术开始成为正式的国际比赛项目。 4武术一般按运动形式分为三大类:_ 、_ 、_。 5武术的特点是_ 、_ 、_ 、_。 6腿功练习包括_ 、_ 、_ 和 _,主要发展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素质。 7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是武术的基础练习,它包括手法、步法、_ 、_ 、_ 、_ 、_ 和_等练习,以及由上列动作连接而成的组合。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1985 年在_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A北京 B上海 C西安 D武汉 21987 年在_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武术开始成为正式的国际比赛项目。 A北京 B曼谷 C横滨 D香港 3_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次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A1985 B1989 C1990 D1991 4武术接运动形式一般分为_大类。 A2 B3 C4 D5 5集体表演是指_人以上徒手或手持器械同时进行练习的演练形式。 A2 B3 C5 D6 6_在传统武德的内容中最为重要。 A仁 B义 C信 D勇 7推掌的力点在_。 A掌外沿 B掌根 C掌心 D掌指 8弹腿的力点在_。 A脚跟 B脚尖 C脚面 D脚外沿 9冲拳的力点在_。 A拳面 B拳轮 C拳心 D拳背 10侧踹腿的力点在_。 A脚尖 B脚跟 C脚掌 D脚心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正确“T” ,错误“F” )1 “反者道之动”就是说对立的事物向其反面转化是运动的规律。 ( ) 2 “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 ( ) 3宗教对武术的影响是积极的、多方面的。 ( ) 4传统医学与武术的关系是单向的,即只是医学对武术有影响,而武术对医学无影响。 ( ) 5 纪效新书的作者是何良臣。 ( ) 61927 年国民党政府在上海成立了中央国术馆。 ( ) 71956 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 ( ) 8屈伸性腿法有弹腿、侧踹腿、扫腿。 ( ) 9仆步、击步、插步都是属于步法中的一种。 ( ) 10弓步、马步、虚步、垫步都是属于步型中的一种。 ( )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什么是天人合一。 2抱拳礼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正踢腿的易犯错误有哪些。 如何纠正。 4练习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作用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五步拳的易犯错误有哪些。 如何纠正。 2试述武术的内容与分类情况。 复习题库: 、名词解释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田猎: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目的是训练各种武器的使用及驭马驾车技术,是纳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训练。 3武舞: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将用于实战的格杀经验按一定程式来训练,是古代武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是由支离破碎向系统化演进的象征,也是武术套路的雏形。 4武举制:唐代长安二年(公元 702 年)开始实行的一种科举制度,是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过极大的促进作用。 5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6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主要内容有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7拳术:指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 8器械: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 器械又可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9对练: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 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10集体表演:指 6 人以上徒手或手持器械同时进行练习的演练形式。 练习时可变换队形,也可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11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 12散打:又称散手,古称手搏、白打等,由于徒手相搏相角的运动形式在台子上进行,又称“打擂台”。 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13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棚、捋、挤、按、採、挒、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黏随,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14内外合一:讲究动作形体规范,又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 所谓内,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指人体手眼身步的活动。 15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 ,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 16反者道之动:即对立的事物向其反面转化是运动的规律。 也就是说,刚能克柔,柔也能克刚,强能胜弱,弱也能胜强。 17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 18仁:其基本含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 它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同样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 19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是一种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规范准则的伦理观念。 它根源于羞恶之心,是羞耻与否、善恶与否的“应该”标准。 同时, “义”也可理解为秩序、等级,要求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 20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 21抱拳礼:国际武术联合会规定的抱拳礼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本着当代武术为和平与友谊服务的宗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 22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诺言。 守信用,重然诺是武林中人的传统与俗尚。 23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即勇往直前,敢于斗争,有胆量,不畏惧的道德品质。 24武术基本功:指从事武术运动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包括素质功架、技术等,多指专门功夫,如腿功、腰功、硬功等。 为了增长功夫而采用的简单练习,称为武术基本功。 25武术基本动作:指具有攻防含义,且形神兼备。 包括肩、肘、手、髋、腿、脚的基本攻防方法与跳跃、平衡动作以及器械的基本攻防方法。 26击步:后脚向前碰击前脚,腾空落地。 27垫步:后脚提起,前脚以脚掌蹬地前跳落步。 28弹踢: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出。 脚面绷平,力达脚尖。 29蹬踢: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蹬出。 脚尖勾起,力达脚跟。 30大跃步前穿:左脚上一步蹬地向前跃出,两臂向上划弧摆起,右、左脚随即落地成仆步。 右掌变拳收抱于腰间,左掌下落停于胸前成立掌。 31拗弓步:左脚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冲右拳。 32歇步:两腿交叉屈腿全蹲,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腿。 33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 二、填空题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 (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3武术进入萌芽状态是以(创造锋刃工具的能动性) 、 (使用工具方法的主动性) 、 (运用格斗技术的自觉性)为标志的。 4正是(人与人的搏杀格斗)才使得大量磨制锋利的生产工具逐渐演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