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大豆蚜虫内容摘要: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豆蚜虫俗称腻虫、蜜虫。 多集中在大豆的生长点、顶叶、幼嫩叶背面,刺吸汁液危害。 造成叶片卷曲、植株矮化、降低产量,还可传播病毒病,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 此虫 6 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高温干旱时危害严重。 大豆蚜虫繁殖能力很大,一个雌虫能繁殖 50,在条件适宜情况下,小蚜虫约经 4就能产仔,全年在大豆上可繁殖 15 代。 大豆蚜虫全年迁飞扩散有 4 次高峰;第 1 次是在大豆苗期,第 2 次是出现在 6月上旬,第 3 次出现于 7 月中旬,第 4 次是在 9 月上旬。 一般应在 7 月上旬进行防治最为适宜。 防治方法:药剂防治为主,用 40%乐果乳油 800 倍,或 40%氧化乐果乳油 1000倍。 10%溴氟菊酯乳油每 667 平方米 15升,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 667平方米 10 克,兑水 40克喷雾。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