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园利用竹业废料套种竹荪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培季节:竹荪属于中高温型菌类,我县适宜栽培时期为每年 24 月,一般在立春以后,温度在 1016之间栽培为佳。 出菇期正值霉雨季节,温度、湿度均有利出荪。 二、原料选择:以竹业加工废料为主,辅料为化肥、稻草、树枝、木屑等。 三、堆料:一般在上年 10 月份开始备料。 将原料堆积成堆,加入清水亦可加 素溶液以加料温,也可加少量过硫酸钙或人粪尿,直到培养料吸水充分(手抓紧略有水渗出为准),使原料适当发酵,即可使用。 四、场地选择:应选择冬暖夏凉、背风保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腐殖质高、保湿性好,没有白蚂蚁活动,并且林间天然郁蔽度达 7080,有花花的散射光的桔园。 五、栽培方法:1、挖沟:在桔畦两边纵向挖 2、沟,宽度视桔林的密度而定,深1015、铺料播种:浇水:用清水把畦床浇透。 土壤消毒:用 敌敌畏(或敌百虫)水溶液喷洒灭菌。 铺料:把培养料铺到畦上,培养料含水量 70,厚度 30 厘米左右,堆成弧顶状。 接种:把菌种梅花状播在培养料表面略往下按,再覆一层 5 厘米培养料,每亩接种量 700800 袋。 施肥:撒上一层过磷酸钙或复合肥,每亩 50 市斤。 覆土:这是竹荪栽培管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将开沟的土覆上,厚度以 56 厘米为宜。 切忌用黄泥土、沙土、重粘土和高湿的塘泥和河泥。 盖草:覆土后再盖上厚 2 厘米以上的稻草或茅草等,以利保温保湿。 六、田间管理: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 如果管理不好,培养料 3、再好,菌种再优,也不可能获得好收成,甚至会造成前功尽弃。 1、水份管理:竹荪在各个生长阶段对水份有不同的要求,关键是抓好三个阶段的喷水。 发菌期:播种后 2530 天内一般不喷水,如遇连续晴天则要喷水,喷水至土壤和盖的稻草湿润即可。 以培养基含水量保持在 6070之间,土壤水份保持不干不湿为度。 菌蕾期:接种 30 天后菌丝爬上畦面,并形成菌索,尖端扭结成菌蕾,需水量增加,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 8085左右,菌蕾长至 3小时,所需水份日益增加,一定坚持晴天早晚浇水,阴天也要喷一次水。 出荪期:当菌球开始膨大发育成熟时,菌床表面空气相对湿度要提高到 9094,此间无论晴天阴天都应喷水,早晨安排在六点左右,下 4、午安排在太阳下山的时候进行。 发现菌球顶部开始破口时,应多喷水,把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 95左右。 但请注意当子实体抽出时,千万不可向子实体浇水。 2、病虫害防治:生料栽培竹荪,山地桔园要防治白蚁,可用灭蚁剂撒放入蚁巢和蚁路上;蚯蚓可用茶籽饼泡水喷杀;播种堆料常发现红蜘蛛,可喷 1:100 倍的乐果和石硫合剂消灭;如发现蛞蝓,可在晚上 89 时人工捕杀;发菌时喷水不可过量,以免霉烂;菌蕾在沟底出现时,千万不可被水浸到;菌蕾期注意通风,避免子实体畸形。 采收时及时把菌托、菌盖清除,否则残留的菌托和菌盖在 23 天内就会产生大量霉菌;出现青霉、绿霉、毛霉等霉菌时,可用 1:800 倍的多菌灵水溶液喷于杂菌表面即可消除。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