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20xx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人教版内容摘要:

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 流为 时,变阻器的功率最小 B.当电流为 时,变阻器的滑片在 a 端 C. R1的电阻值是 10Ω D.滑片从 a 端滑到 b 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先变大后变小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 R1与 R2串联,电压表测 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 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根据 P=UI 求出 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 R1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 R1的阻值; ( 2)当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0 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小; ( 3)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 R1 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 R1与 R2串联,电压表测 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 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 a 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I=,故 B 正确; 由 P=UI 可得, R2两端的电压: U2= = =10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 R1两端的电压: U1=U﹣ U2=12V﹣ 10V=2V, 由 I= 可得, R1的电阻值: R1= = =10Ω,故 C 正确; (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0 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最小为 0W,故 A 错误; ( 3)滑 片从 a 端滑到 b 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 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由 U=IR 可知, R1两端的电压变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故 D 错误. 故选 BC.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1.如图是某同学做 “气体扩散 ”的实验装置,甲、乙两个瓶子中,一个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一个装有空气.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 乙 瓶中装有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过一段时间 ,两个瓶子中的气体颜色基 本 一致 ,说明气体分子是不停地 运动 的. 【考点】 扩散现象. 【分析】 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 解: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到上方的话,由于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并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方; 抽掉玻 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一致,这是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乙;一致;运动. 12.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加热,酒精燃烧过程中把储存的化学能转化成 内 能.如图所示是用这只酒精灯分别给两只相同的烧杯中的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进行加热得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则适合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液体是 乙 (甲或乙),理由是 乙的比热容较大 . 【考点】 比热容的概念. 【分析】 ( 1)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 化为内能的过程; ( 2)根据图象,判断出哪种液体的比热容大,比热容大的液体更适合做冷却液. 【解答】 解:酒精燃烧过程中把储存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根据图象可知,用酒精灯分别给两只相同的烧杯中的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进行加热,甲的温度变化快,乙的温度变化慢,说明乙液体的比热容大.因此适合做汽 车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液体是乙. 故答案为:内;乙;乙的比热容较大. 13.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开关 S 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中 a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L1 (选填 “电源 ”、 “L1”或 “L2”)的电流,左端是它的 负 接线柱; b 电流表的读数应为 A. 【考点】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分析】 ( 1)从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即测量的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 2)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 a 测 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 b 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流表指针的位置确定 b 电流表的量程,再根据分度值读出示数. 【解答】 解:由电路图甲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 a 测 L1 支路的电流,电流表 b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 的左端靠近电源的负极,右端靠近电源的正极,所以左端是它的负接线柱;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 b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 a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所以 b 电流表的量程为 0~ 3A,分度值为 ,示数为. 故答案为: L1;负; . 14.如图所示,是一只普通照明灯泡上标示图,从图中可得的一个信息是 灯泡额定电压是 220V(或额定功率是 40W) .只将这只灯泡接入示数为的电能表所在的电路中 ,正常工作 50h,消耗电能 2 kW•h,此时电能表示数变为 kW•h. 【考点】 电功的计算. 【分析】 由灯泡的标示图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利用公式 W=Pt 计算消耗的电能.电能表的示数: ① 月末的示数等于月初的示数加上本月消耗的电能, ② 最后一位是小数, ③ 单位 kW•h. 【解答】 解: 由灯泡的标示图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220V,额定功率是 40W; 灯泡正常工作功率: P=40W=, 正常工作时间 t=50h, 消耗的电能为 W=Pt= 50h=2kW•h; 电能表开始的示数为: •h, 则灯泡工作 50h 后电能表的示数为: •h+2kW•h=•h. 故答案为:灯泡额定电压是 220V(或额定功率是 40W); 2; . 15.如图是表示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压随电流变化的 U﹣ I 图象,则 R2= 8 Ω.如果把 R R2串联在一个电压为 4V的电源上, R1两端的电压是 V; 如果把 R R2并联在一个电压为 4V的电源上,则干路中的电流是 A.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 看清图象中横轴与纵轴表示的物理量,根据 R2 图象,找出一组电压与电流,根据 R= 进行计算;根据图象计算 R1 的电阻,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求R1两端电压;根据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利用 I=I1+I2计算干路总电流. 【解答】 解:由图象可知,当 R2两端电压为 U2=4V时,通过 R2的电流为 I2=, R2阻值: R2= = =8Ω; 当 R1两端电压为为 U1=4V时,通过 R1的电流为 I1=, R1的阻值: R1= == , 当 R1R2串联在电压 U=4V的电路中,电路总电流 I 串 = = = A,则 R1两端电压: U39。 1=I 串 R1= A =; 把 R R2 并联在一个电压为 4V 的电源上,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 R R2 两端电压均为 4V,由图象可知:通过 R R2的电流分别为 、 ,则干路电流 I 并 =+=. 故答案为: 8; ; . 16.如图所示,供电设备和居民住宅间需要很长的导线连接.使用同一型号的导线,供电设备和居民住 宅间的距离越大,导线的电阻 越大 .如果长导线电阻为 R,住宅的两端电压为 U,住宅用电的总功率为 P,那么通过长导线的电流为 ;长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用字母表示)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知道住宅的两端电压和住宅用电的总功率 ,根据 P=UI 求出电流即为通过长导线的电流,根据 P=I2R 求出长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 【解答】 解: 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使用同一型号的导线(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供电设备和居民住宅间的距离越大(导线越长),导线的电阻越大; 由 P=UI 可得,通过长导线的电流 I= , 长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 P 线 =I2R=( ) 2R= . 故答案 为:越大; ; . 17.暑期持续的 “桑拿天 ”,居民家里的空调、电扇都闲不住,导致电路火灾时有发生,火警电话不断,消防车拉着警笛呼啸而出,赶往火灾现场.调查发现,起火原因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